想走两步吧,下床如跳崖,越过被子都得跋山涉水。
他好像也发现了我的困境,用收纳箱、书和其他杂物替我在房间各处搭了简易楼梯。说不上多方便,好歹摔不死。
临走前,他还贴心地帮我把窗帘都拉开——我喜欢明亮通透的房间。
今天是一个大晴天,光线充足。在几乎刺眼阳光下,我这才看见,我和他之间,连着千丝万缕的细线。从我的手,连到他的手,从我的眼,连到他的眼。那线细如发丝,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轻飘飘地悬在半空。伸手去够,又什么也碰不着。
我顺着眼前的丝线看向他的双眼,突然视角一变,又从他的双眼中看到了坐在床上的玩偶——现在的我。
画面一闪,我又被拉回到玩偶视角。
“别这么突然地做这种事,我会被吓到的。”他低头揉了揉太阳穴,而我听到了他内心未说出口的抱怨。
于是我明白了他自居“最懂我的人”的底气从何而来——那成千上万的丝线就如同连接这两副躯体和灵魂的桥梁,顺着那丝线,我能见他所见,思他所向。
他走过来抱了抱我,然后就在助理的夺命call中匆匆下楼去了。
几天下来,我不得不承认,他确实不愧于是“最懂我的人”。进组拍戏、拍广告、录综艺,言行举止完全就是我的样子,连喝奶茶的甜度冰度都保持着我一贯的喜好。
而我就安心地待在家里,吃喝玩乐放大假,时不时切换个视角视察一下他的工作。曾经想看的电影、想读的书、想吃的外卖,挨个都享受了一遍。不得不说,适应了小人国的视角之后,这副身体真是舒坦,胡吃海塞不锻炼也不会长胖。
别问我这个身体的消化排泄问题,我也搞不懂,我连我是怎么到这副身体里来的都没弄明白。
他工作结束后回到家,也会像我曾经那样,给我盖被子,把我搂在怀里絮絮叨叨地讲最近的快意和委屈。
但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所以,他以前也是在以一种上帝视角聆听我的叙述吗?
很快我又发现,他是个比我做得更好的“我”。
遇上严厉的导演批评他,他总是能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拍摄中。
当记者在采访中提出一些毫无根据而令人尴尬的问题时,他也总能巧妙化解。
在真人秀里,他的包袱和真情流露搭配得恰到好处,几乎把电视机前的我都打动了。
无论好坏,他都不会多看一眼社交媒体上关于他的热搜。
他甚至把我那些压箱底的demo都发行了,反响很不错,专辑名叫做《重生》。
这些都是我做不到的。
被导演批评之后,我会如芒刺在背,觉得每一道投向我目光都在拷问我,质疑我,嘲笑我是一个“没演技的流量”。
记者问我是否和xxx不和,我除了生硬地套用公司教的回答模板,别无他法。
拍综艺更是表现平平,全靠剪辑。
至于热搜......我多少夜的失眠都是拜其所赐。
而那些demo,更是我绝不敢向公众诉说的话语。
但是我还是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地、拼命地想要做好。
我知道我其实做得挺差劲的,那些努力也不足以弥补我的先天不足。我只是凭借皮囊、资本和时运成为了那只风口上的猪。
但是,名,利,一旦到手,怎么能割舍呢?给我了,就是我的了。
名,利,只要能够得到,我是人还是人偶又有什么区别?
俗话说得好,居安思危,俗话说的更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然而被无忧无虑的日子砸蒙了头的我,显然已经忘记了老祖宗的教训。
冬去春来,等我终于休息够了,想要回归人类生活重振雄风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回程的路在哪。
不仅如此,我很快又发现,我好像没办法再切换到人类身体的视角,也无法窥探“我”的内心了。
刚开始,只是信号不好一般的偶尔失联,到最后却变成了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我和他之间的连线断了。
我说的不只是意向上的失联,更是物理上的断裂——我们之间那千丝万缕的银白丝线,不知何时,消失殆尽了。
无措,焦虑,最终放弃思考。我被囚禁在这个家中,像一个被子女抛弃的空巢老人,像一只被主人遗弃的宠物,像一个......真正的玩偶。
哇,没想到能收到留言。
毕竟我自己是个不咋看非边限文的人(逃
感谢每一条留言!晚安~
第4章 回不去了
当他再次回到家时,那幅庞大的躯体落在我眼中,好像一个陌生人。
他如同往常一般,舒服地洗了个澡,开足空调,躺进被窝,亲昵地把我搂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