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你姜国都已杀害我梁国国君,我选择偷袭你姜国边境,以报血仇,不是应该的吗?
至于你姜国想对我解释说刺杀梁君之人,非是姜国人,可你又如何证明?难道仅凭你姜国一张嘴?
无凭无据,梁国怎会信,宋国怎会信,其他大国又怎会信。
更何况最后查出那名刺客不是姜国中人又如何?他既然能混入姜国使团,且出现于宴席之上,就已表明姜国本身就有着问题。
非你使团成员,却能随你出席三国宴会,你怎可无罪!
梁国今已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兵理由也极为充裕,他们又怎会错过这次机会,其他大国又怎会错过这个借口。
先天占据大义的战争,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少之又少,而一旦出现,也就意味着罪方将成为其他大国瓜分资源的狂欢盛宴上的一道佳肴。
并且因使团刺杀一事发生,往昔曾欢迎姜国使团,去往自家国度交流的诸国,也不免会生起庆幸与惊惧愤怒之情。
庆幸是此次被杀之人,非是自己。
惊惧愤怒则是他们当初也如梁国一般,十分欢迎姜国使团入国,且他们也常于殿中宴请姜国使团。
虽他们当下无事,可谁知当初姜国有没有心怀不轨,若是有,那他们离刀下亡魂,又是何等之近?
梁君之死就在眼前,谁人能保证自己手下侍卫,定能帮自己挡过刺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莫说让姜国寻一援手帮忙,光是往昔交好国家不翻脸、不落井下石、不参与此次征伐姜国,就已是极好。
毕竟姜国背刺梁国之事,就实打实地发生在他们眼前,他们又怎能相信姜国不会在战争时背刺他们一刀,亦或是战争结束时,也给他们来一招宴席刺杀。
也正是想到这,陈寻才深感此事麻烦不已。
一次使团刺杀,已是让姜国陷入孤岛绝境当中。
而今除梁宋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正对姜国虎视眈眈。
一旦在战时,姜国暴露出一点点疲乏与虚弱之态,陈寻敢肯定其他国家定会一拥而上,彻底分食掉姜国。
而这,是陈寻所不愿见到的。
他生于姜国,长于姜国,家族也深深扎根于姜国之中。
他和陈家,天然就打上了姜国的印记,这样的积深世家,梁宋二国又怎会忽视?
就算陈家真能在姜国败落前,用以计谋,成功逃出姜国。
可先不说其他国家会不会帮忙庇护陈家,会不会接纳陈家,会不会忽视掉陈家有可能出现的复兴姜国之心。
光是世家迁移,身处异国他乡,就已够陈家喝上一壶。
毕竟世家迁移,还是在自己国家将要亡国时迁移,这不仅要忍受旁人数不清的白眼嘲讽,还要在迁移至他国后,向当地世家及官府不住妥协,一步步退让割利于他们。
到时陈家被掐住生存命脉,被他国世家官府视为肥羊宰割。
陈家,又能去何处说理,又能怎么办?
再者陈家就算走运,在放干九成血后,勉强喂饱了当地世家豪门与官府,能够在一地经营生存。
可谁又能知未来会怎样?
牺牲掉五百年的经营,再换一地耕耘,陈家真的还能再做到,现今姜国陈家的地步?
更何况豪强世家欺压外来世家,不让外来世家成长,本就是稀松平常的小事。
陈家又怎能保证,自己可以渡过这些磨难?而不是被生生磨死?
所以在陈寻眼中,抛弃姜国,迁居他国,实为下下之策。
且就算迁移离开,左右也不过是一个早死,一个晚死的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陈寻又怎会愿意见姜国覆灭。
可他虽是练气后期修士,有着不小战力,但也还未强盛到能一人抵挡两国,甚至不止两国的精锐兵士。
除非……
陈寻抿着唇,暗暗思忖着。
除非他能绕过宋梁二国大军,直入宋梁首都,将当今宋君与新继位的梁君一同杀//死。
介时两国群龙无首,哪怕他们再想攻打姜国,也要先稳定自家国中形势。
而如今的宋国国君正值年富力强之时,膝下尚无皇子,若他一死,宋国众臣为争皇位,其国乱必会持续良久;至于梁国,在短时间内连死两位君王,国中形势也定会大变。
姜国也定能因此得一时安稳,甚至还可趁两国国乱,吞食两国资源,以强化己身。
但……
陈寻眼中神色微动,可很快又摇了摇头。
他这种做法虽能解姜国一时之危,但却解不了姜国长久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