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真正被他拿到手的好处才叫好处,他拿不到,或者说不知道能不能拿到的好处,都算不得是好处。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陈寻攥紧手中仅剩的种子,目光也由山巅之处,看向山巅之外。
微风吹起他身上衣袍,繁星月华再次化作道道流光,照耀于他身上。
此刻虽不是仙人,可与仙人,又何其相似。
第23章
马蹄踏落, 溅起成片水花。
望着赤心河上无视着河流湍急,不断向着远处逃离的奢华马车,又看了看河岸四周,正三三两两汇聚在一起, 朝着狭长小道钻去的一众百姓。
正骑乘在马背之上的陈寻, 也不由得皱了皱眉。
他先前跟随黄胜赵穿渡赤心河, 赶赴茶山之时, 还曾见此地百姓依河而居, 过着较为安定祥和的农耕生活。
那时他还感慨过江北以农耕为主,民风之朴素, 实是要胜过以商业为主的江左。
但谁曾想短短俩月不到, 在他折返回此时,却未再见到百姓农耕织锦,过着自给自足的安定生活,而只见到诸多百姓慌忙收拾自家细软,奔走相逃。
且在陈寻观察中,不止赤心河畔的农户富商正向江北之外奔逃,就连江北边境的川贝城及其周边城镇, 也有不少民众向江左等地区逃离。
起初陈寻还以为是有他所不知的,大范围的天灾地难降世, 不然也不会出现大批百姓, 舍弃自身家园向外逃离一事。
但偏偏自他从川贝山陵出来后,沿路就没见到过大日横空,旱灾陡临;也没有见过水没四野,洪流泛滥;更没有见过虫灾为祸, 难得收成等景象。
甚至在陈寻经过沿途村庄稻田时,还得见今年稻种皆长条健硕, 每串稻种颗粒也都饱满非常,若不出意外,今年当时大丰收之年。
可就在这粮食产量一路向好发展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出现民众多多耕荒于野,反是出现了富商贵族,平民百姓集体弃家奔逃的情况……
陈寻微微垂眸,拉动着手上缰绳,缓缓向一处隐秘小道行去,随后在见四下皆无人,他便是将马匹往树干上一挂,抬手招出了居于心湖之中的仙鹤真灵。
瞧着因休息足够,已是精神饱满,浑身灵气充裕的仙鹤真灵,方才面上还带有些许忧色的陈寻,此刻也不禁微微松了口气。
先前他出得秘境,本是打算骑乘仙鹤速速赶回赵府,但不知是那秘境中的禁空阵法有所古怪,还是他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之在出得秘境重新召唤出仙鹤真灵时,他便发现这仙鹤真灵始终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模样,并且不管陈寻如何施法治疗,也无发使其恢复半分。
也正是因此,在迫于无奈之下,陈寻也只得将仙鹤真灵再次收入心湖当中,而他自己则在川贝山陵之内,降服了一匹健硕野马,欲以此骑乘回往赵府。
不过在他刚决定策马疾驰回转赵府时,陈寻又猛地想起自己在入得茶山前,曾因不确定回归日期,发过书信寄回赵府。
书中他明言自己还需在外游历数时,让留守于赵府中的陈奉来等人,无需担忧。
但在这书信发出后不久,他就解决了茶山一事,重新回到了川贝山陵之中。
念及川贝山陵距广南城之间的距离,再加上自己当时并未选择快马加急送信,不出意外,恐怕他出得茶山之时,书信都还未送至赵府。
想到这,又加之当时跟随黄胜赵匆匆赶赴茶山时,他也未曾欣赏过多少沿路风景,也未曾作过一副画作,这与陈寻当初留信说独身一人,赶赴江北名山大川以作画的话,终是有所相背。
所以在思量一番后,陈寻也放弃了急切赶赴回赵府,而是选择一人一马在川贝山陵间游走赏景。
如此过了月余,直到半日前,因山路断绝与画纸欠缺,他才不得不从川贝山陵中钻出,再次回到江北官道之上。
可也恰恰因为这一次回归,才让陈寻惊觉江北道应是出现了大事,或者说不能称是江北道出了大事,而应是整个姜朝都出了大事。
至于陈寻如此肯定的原因……
陈寻翻身跃至仙鹤真灵背上,脑中也再次想起自己一路来,在官道上所见过的诸多场景。
富商弃金,农人不拾,金银落地,恍若粪土。
这以往为世人所贪恋且苦苦追求的钱财,在这逃亡路上,却显得如粪土一般,无人拾取,无人注视,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走得更快一些,马车能不能跑得更快一点。
陈寻回想着他们面上挥之不去的惶恐不安表情,和哪怕腿软身疲,也始终咬着牙继续向前走,不敢停顿一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