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一桩生意,干嘛不考虑?”
“因为我说话算话。”
“我只是问一下你是否感兴趣,用不着拿狠话呛人,你不投资是你自己的遗憾。”
“我不遗憾。再见。”
闵慧气得对着话筒骂了一句:“fxxk!”
“hey,我的电话还没挂呢。”电话那端,辛旗冷冷地道。
“我在教全全英语,他问我‘叉子’怎么说,我说,fork。”
“请不要教我儿子说粗口,他有自己的英文老师,谢谢。”
第52章 他是谁
何海翔从管理团队退出后,空缺便由佰安的人事总监马新顶替。消息传到何海翔耳中,他认定曹牧早就找好了备胎,铁了心的要踢他出局,将马新叫到办公室痛骂了一顿,开始更加卖力地替总部张罗,将bo的五位成员视作叛徒,对他们严加考勤,不许请假,工作更是安排得满满当当。
曹牧选定的交易团队aar早已开始满负荷地工作,为bo准备竞标的所有文件。眼看要到截止期,大家在首轮报价上仍然争执不休。严承礼、徐光鉴、马新都认为132亿已经够高了,不需要增加了。曹牧和闵慧则略有担心,但也认为这个报价应该能够平安地通过第一轮的筛选。
“bbg不愿意出那个三千万。”在碰头会上闵慧说,“我给辛旗打了电话,他拒绝了。”
“一点商量的余地也没有吗?”曹牧问道。
“完全没有。”
“风林资本这边呢?你跟谢安培谈得怎样?”严承礼问。
“我跟三位私募老总都谈过了,他们不同意加价,讨论了半天最后说如果真的要加三千万的话,他们每家各出一千万,但我们团队的占股比例要从28降到20。”曹牧说。
“什么?一下子降八个点?”徐光鉴惊呆了,“太坑人了,我不同意!”
“我也反对。”马新附和。
“他们也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无可厚非。”严承礼叹道,“我不同意,但能理解。毕竟多投了一份钱,就要多冒一份险。曹总你看能不能跟他谈到26?”
“试过了,不愿意。”
“那你们觉得程启让会出价多少?”闵慧问道,“如果志在必得的话?”
“132亿其实已经很有竞争力了,程启让未必会出这么高。aar建议我们在第一轮的时候不要出这么高,毕竟只是意向性的。到了第二轮再视对手的情况加价。”严承礼说,“aar要我们尽快把价格定下来,她们的文件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是截止期了。”
“报太低也不好,我们不是观潮、东励那样的大公司,私募在最后一秒都有可能撤资,远来会觉得我们不靠谱,有可能第一轮就把我们给淘汰了。”马新说。
“总部首先看价格,为了赢,我觉得需要再加三千万,20就20,分到每个人手上还有4呢,我们努力把蛋糕做大,4也是很多的股份了。”曹牧说。
“我同意曹姐的意见。”闵慧点点头,“我们这么努力,不就是为了拿到佰安吗?如果因为少了三千万导致竞标失败,而这三千万私募们也愿意出,到时候我会后悔的。”
五人争执了一个小时,谁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最后投票三比二,决定先报13亿,如果不行,再加到132亿。
次日上午十点,aar代表管理团队向远来提交了参加竞标的正式提案及所有文件。下午曹牧和闵慧正好在总部有个例会,会后出了大楼,曹牧悄悄地指着一个向咖啡馆里走去的矮个子男人说:“那人就是蔡兵杰,远来集团投资并购部的总经理。佰安的收购由他负责,咱们去聊聊,试探一下他的口风?”
半杯咖啡的功夫,三人由寒暄进入到正题。
“我们已经收到了你们的提案,所有的文件都看了,商业计划书写得很抓人,报价上也很有诚意。我很高兴你们能加入到这次的竞标当中,工作小组一定会认真对待的。”蔡兵杰公事公办地说。
“蔡总,一共有多少家公司参加啊?”曹牧问道,“您给透个风,我们也好心里有数。为了凑上投资款,大家都把家中老底掏空了呢。”
“哈哈哈,不至于。你可是公司的副总,收入不低哟。参加收购的公司嘛,大大小小有一些。在审核完所有的提案后我们会邀请有限的买家进入第二阶段的竞价。你们现在呢,也可以开始尽职调查。我会让你们的何总尽量配合你们的。”
“您觉得我们有希望进入到第二阶段吗?”闵慧问道。
“有的。”蔡兵杰肯定地点点头,“管理团队提出收购,我们很意外。你们融资得这么顺利,恰好证明了市场对你们充满了信心。总部其实不舍得佰安,这么做也是无奈之举,佰安是你们一手建立起来的,如果最后能回到你们的手中,总部也会感到欣慰,相当于咱们谁也没辜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