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犹豫的功夫,萧心萍已追着李济过来。她先狠狠地白了何玉漱和萧惜惜一眼,随后换上一副笑脸:“济哥哥,没想到你在这里,我们的雅间本就是她们让出来的,既然这样,不如我们跟你共用一间,我们那间还给她们便是。”
听她这么一说,何玉漱和萧惜惜眼睛都是一亮,如果能这样,那自然是最后。
李济面色现出几分为难,回头看了一眼那堆莺莺燕燕的女子,说道:“你们人太多,我那里坐不下。”
“我们......”萧心萍一口气噎住,说不出话来。
何玉漱目光犀利,她已看出来,邀请她们的这位公子,也是个富贵中人。看他盯着惜惜的眼神,怕是见色起意,有了不轨之心。
若此人人面兽心,强取豪夺,她根本没有能力保护女儿。
何玉漱心下暗叹,她今日来的哪是什么富贵楼,分明是个是非楼。
想到这里,她不敢久留,微微一福,道:“公子美意,民妇心领,只是萍水相逢,实在不便叨扰。”
说完,她一手牵着惜惜的手,一手拉着李婶,快步下楼了。掌柜本想请她去东雅间,也被她匆匆挥手拒绝。
李济望着萧惜惜远去的背影,心里空落落的,萧心萍还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他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他是自小长在富贵锦绣堆里的,貌美的女子想见多少有多少,向来眼高于顶,京中那些爱慕他的世家女子,他一个都瞧不上。他相信不会有女子让他动心。
可是看到萧惜惜的那一眼,仅仅一眼,他就像丢了魂儿一样,油然而生一种过去二十年都白活了的怅惘。
他回到自己的雅间,关上房门闷坐了一会儿。大军已经进城了,街上走过一队队骑着高头大马的军士,旌旗一路招展,百姓欢呼喝彩。
李济毫无兴致,满桌的菜肴食不知味,只是闷头喝茶。刚才真是愚蠢,连那姑娘姓字名谁,家住何方都没问,人海茫茫,也不知此生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她一面。
闷坐了一会儿,他突然起身,夺门而出。她既然来看大军进城,此刻必定尚未走远,还在街上,说不定就能寻到她。
“世子,去哪儿啊?不吃饭了?”小厮紧追着跟出去。
萧心萍在自己的雅间跟众姐妹坐了一会儿,心里仍然惦记着李济,便以出门透气为由离了席。
她在李济门口徘徊了一会儿,整整衣衫发鬓,抿抿嘴唇,做出一副笑意可人模样,轻叩房门。
“济哥哥?济哥哥?”
一连喊了几声,屋里毫无动静。
店小二过来添茶,提醒她道:“姑娘,里面的公子已经走了。”
“走了?”萧心萍一脸懵,“去哪儿了?”
店小二指了一下萧心萍所在的雅间:“去追开始在这间的姑娘,他出门前问过我,那姑娘往哪个方向去了。”
萧心萍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心都凉透了。
第12章
何玉漱带着惜惜和李婶离开富贵楼,街上人潮拥挤,她们站在人后,看不到前面的景象。
过了一阵儿,大军进城,人群更加骚动。李婶怕何玉漱和惜惜被人踩着,护着她们退到巷子里。何玉漱和李婶扶着萧惜惜爬上一处矮墙,隔着重重的后脑勺,萧惜惜看到身穿盔甲的兵士列队进城,武将们扛着大刀长枪,骑着高头大马,好不威风。
虽不如在富贵楼边吃茶点边观光舒服,可想看的景象也算看到了,不枉来了一回。
萧惜惜看得高兴,何玉漱却望着远处高高竖起的萧字大旗,怔怔地出了神。
原来靖国公也姓萧啊!
前面的人群开始欢呼起来,萧惜惜站在矮墙上兴奋地喊:“娘,快看,那就是靖国公,穿着金盔金甲呢!”
何玉漱摇了摇头,甩掉脑海中纷繁混乱的念头。当年的萧文山不过是一介商贾,怎么可能跟靖国公有关系呢。
她站在矮墙下,看不到街上的景象,可是见女儿高兴,她也高兴起来,哄着她笑道:“知道了,小心点儿,别摔着!”
靖国公大军在宫城外接受皇帝犒赏,寻常百姓不能再靠近,街上的人潮渐渐散去。
何玉漱本打算带女儿在富贵楼吃顿好的,可是因为雅间被抢,又冒出来一个对女儿心存不轨的家伙,她不敢带惜惜再去酒楼,只去沿街有名的店铺,大包小包买了很多好吃的,带回家给惜惜吃。
刚进巷子,就听隔壁隐隐传出铮铮的琴声。何玉漱略通音律,听得出是梅花引的曲调。这首曲子原本明快流畅,意境清雅,只是鼓琴之人似乎情绪不佳,竟弹出一股萧瑟悲凉之感。
“娘,是叶公子在弹琴呢!”萧惜惜语气透出几分惊喜。她涉世不深,听不出曲中意境,只是觉得十分好听,没想到叶公子还有这般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