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意味深长,让人琢磨不透,宋宁内心却是一抽。
些许未知的慌,袭上她心头。
“行了,天色已晚,郡主早些回府吧。”说完便笑着从桥上向前走去,不顾身后宋宁神色。
目送着那道白色的身影离去,他一番话让宋宁眉心蹙了蹙。
长宁王府
宋时安考虑到孙静微近日身子不适,所以便不带她出席年宴。
前往今日年宴的只有祖孙三人。
宋宁今日换了一身白色栀子花蜀锦裙,秀发用玉兰簪子挽起,用了眉心坠来遮了额头上的疤。
马车上
宋渊一脸担忧,反复叮嘱道:“阿宁,今晚出席的人非常多,西夏和大越来使,必不太平。你记住,凡事一定要小心,莫要强出风头。”
宋宁正色应:“我知道了祖父。”
乾坤宫
今日年宴,朝中大臣纷纷出席,定远侯府,永毅后府,丞相府,晋阳王府,长宁王府的女眷也悉数到场。
陛下今日一身紫色华贵鎏金长袍,腰束月白详云纹腰封,长身玉立,丰神俊朗,浑身散发着与生俱来的帝王之气。
缓缓举起手中的酒盏,朝着宝座下的臣子们开口:
“众位远道而来,朕敬大家一杯。”
众人纷纷回敬陛下,“谢陛下。”
“众卿不必多礼,请落座。”
大殿之上一批舞女们纷纷入场,身穿绛红色长裙,外加白色轻纱,裙衣服熠熠如雪月光倾洒于地,身段婀娜,万众风情尽显。
“奏乐。”
“起。”
宴席正式开始。
宋宁坐在左侧偏上方,她并未动筷,而是用余光不断地扫视了下今日的嘉宾。
环视了一周,见姜絮没有出席,感到有些奇怪。
一眼望向对面,赵彻饮了口酒,斜眼看她,一副轻佻的模样,让她见了想作呕。
赵彻身边的赵书仪见他一直盯着宋宁看,心头顿时对宋宁生了怨气,手中紧握着的筷子恨不得把它掰断。
宋宁顿时感到全身都不舒坦,目光从赵彻身上移开,在金嘉尘身上短暂地停留片刻,见金嘉尘一脸笑意地望着她,立时敛了目光。
比起赵彻,她更不知怎样面对金嘉尘。
她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顾相身上,见他正在沉着脸盯着舞女看,身后的英国公独自喝着闷酒,但并未见到他们两位的夫人,心中顿时感到纳闷。
片刻后却见英国公放下酒盏,望向一处,明显一怔。
宋宁本想着能发现些蛛丝马迹,顺着他的目光一看,却见太后正盯着她看。
眸子里流露出的怨恨让她为之一震。
她赶紧避开太后视线,拿起筷子垂眸吃着菜。
一曲尽,陛下在王右面前压低声音吩咐了几句,随后对着众人道:“今日乃是大年夜,朕有一事要向众卿言明。”
“王右,你来宣读诏书。”
“诺!”
底下人心中皆是一惊,陛下一脸喜悦之色,更是让他们浮想联翩,一些女眷们忍不住在窃窃私语地小声讨论着。
宋宁心中知道那诏书,是正式的赐婚诏书。
那明黄的诏书一念,金嘉禾便是谢国公府的人了,事情便再无转圜余地。
她望向金嘉禾眼中带着些不忍与不舍。
金嘉禾此刻站在太皇太后身边,皓齿紧咬着朱唇,深吸了口气,对上谢灼双眼,他眼底的漠然与冷意刹那间让她心变凉。
她眼眶顿时湿润,强忍住哽意,倾听着诏书的宣读。
王右拔高声线,语气昂扬地读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三色为矞,鸿禧云集。西夏公主金嘉禾,大周长公主所出,诰封懿德,行端仪雅,礼教克娴,执钗亦钟灵毓秀有咏絮之才,今及芳年待字金闺。谢国公谢灼,节操素励,才德秀于天下,清约闻达朝野。潭祉迎祥,二人良缘天作,今下旨赐婚,望汝谨守妇道,扬我国之文明,以结两国万世只好,敬尽予国,勿负朕意。
钦此。
一纸诏书,宣读完毕。
谢灼脚下似有万斤重,唇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走到殿中央,缓缓跪下,冷声道:“谢陛下,臣谨遵圣意。”
金嘉禾提起裙摆,从太皇太后身侧走下,急步走到谢灼身侧,跪下,扬唇一笑道:"谨遵圣意,谢陛下恩典。"
太皇太后老眼中闪烁着泪光,满意地望着底下的一对壁人,止不住的笑意挂在脸上。“好,好,实在是好。”
谢灼母亲安乐郡主同样是激动不已。
宋宁见金嘉禾与谢灼均接过圣旨,接受了这门亲事,她长叹一口气。
这们亲事的能促成的根本原因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自从长公主元清和意外逝世之后,传闻谢国公已下定决心今生不再娶妻,没想到陛下突然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