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余既成口齿间尽是苦涩,“那他成婚后便冷落你三年,你……不怨吗?”
“不怨。”唐窈笑了下,温柔里有着别样的偏纵。
“父亲驻守边疆时也常一去二三年,兄长成年后也是如此,我早早就知道他也会这般前去拼搏功业,又怎会因此生出愤恨?若连这都不能接受,当初就不会选择嫁给他,何况我还年轻,区区三年等得起。”
她当时想了许多,唯独没料到郁清珣或许会不喜欢她。
二百一十封家书……她想到梦里那人写的一封封书信,突然释然。
“我会等他。”唐窈笑着,眼里波光流转,温柔姣美。
等他写上二百一十封书信,送足二百一十件小礼物,陪够了礼。
她便亲自去见他,亲口告诉他:我还爱你。
余既成想说若是自己定舍不得将她抛下三年,但这话语……殊无意义。
他笑了下,轻轻道:“那祝阿姐得偿所愿。”
“多谢。”唐窈略有尴尬,还是笑道:“待你成婚,我给新娘子添妆。”
余既成想说不会有,又笑着应了声:“好。”
无论有没有,他与她之间都不可能了。
也本来就不存在可能,是他不自量力一再强求。
第106章 臆想
两人说清楚后, 各自分别告辞。
唐窈回到窈窕院,厢房内正好传来郁桉郁棠的欢雀声,她一进门, 两小家伙便欢快奔来。
“阿娘灯笼!”
“灯笼~”两人捧着大灯笼, 笑容璀璨, 高兴显摆。
奶娘提着灯笼柄跟在后头,以免两小人儿抱不动摔地上。
那灯笼闪耀璀璨, 映着两人更显精致,仿似画里的金童玉女。
唐窈眼里也染上笑意, 走近过来,摸了摸两人的小脑袋,“你们阿爹昨晚回来了,给桉儿留着大灯笼, 今晨刚走, 他让我跟你们说声抱歉, 实在是京中事务太繁忙了, 不好久留,他还留了信……”
说着,将日居给的信拿出来。
郁棠郁桉原本还有些不高兴,一看有信,注意力又被引走, 眼巴巴就想拆信看。
唐窈领着他们过到书房,拆开信,当着两人的面展开来。
【深秋渐寒, 躬请添衣, 见字如面。
桉儿生辰康乐,未能在你生辰那日及时赶到祝贺, 甚是歉意,特奉上一盏大灯笼,望你喜欢……】
“喜欢~”郁桉软软应声,小脸兴奋红润。
唐窈笑着摸了摸他脑袋,继续读信。
郁清珣并没有透露他受伤的消息,信上还如以往,只说途中趣事,不写离愁哀伤或时事,仿佛他经历的只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没有刀光剑影的危机。
唐窈一边读信,一边细看着字迹。
虽然字还是那个字,但笔墨力道不足,笔锋略弱,应是病中所写。
他确实受了伤,只怕还伤得不轻,连写信都有些勉强。
唐窈暗自担心,面上并不显露。
郁棠郁桉是看不出字有什么不同的,雀跃跟着读了遍,嚷嚷着要回信。
唐窈让人铺了笔墨纸砚,将两小人儿的话语写进信里。
写完后她迟疑了瞬,还是没添写片语。
二百一十封信不多,前面已寄来近百封,很快就能寄足数。她没必要打破这决定,到时间过去既是惊喜,也是理由。
现在有什么想说的,可以让日居带话。
唐窈将信封好,准备将先前所写的信件,也一并让日居带回去。
做好这些,又记起余既成要离开的事,让人将他原本送的两排花簪送了回去。
——既然约定已经作废,礼物也该物归原主。
余既成拿到簪子,沉默了许久,倒也没让人再送过来。
唐窈悄悄松了口气。
*
日居休息了一日,第二天便启程回京。
唐窈亲自将信送过去,还特意让童娘子给她弄了发髻,佩戴上那两支纯金琉璃灯簪。
“麻烦帮我给国公带话,那两支灯簪我很喜欢,那天的萤火虫灯笼我也很喜欢,希望来年夏夜能再与他同赏。”唐窈将信件递过去时道。
日居一眼看到她头上戴的灯簪。
他跟在郁清珣身边,自然是认得郁清珣亲手所制的簪子,何况这簪子还如此华丽耀眼。
“属下一定将话带到!”他为郁清珣感到高兴。
四大亲随不仅是亲随,还与郁清珣有着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郁清珣有多喜欢唐窈,有多希望能跟唐窈重归于好,他们比谁都清楚。
唐窈轻微颔首,头上灯簪在阳光照耀下如同明灯,灿若星辰。
也是唐窈容貌够美压得住,才不至于被这灯簪夺去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