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他这副模样,想来开春后过得也不好。
但这个冬天,柳家过得也不好,问荇凭什么过得好?
先是县衙里头那位女公子抓了机会,险些就要查出些神神鬼鬼的事,撼动柳家根基,幸亏县衙也没想和他们闹得太难看,收场还算和谐。
但柳培聪的生意多少受了影响,原本生意一谈一个成的和园突然失去了奇异的本事,他连轴转了许久,才挽住自家生意没走下坡路。
而其他柳家人多多少少也遇到了麻烦事,这也是加重他们分家念头的导火索。
柳培聪看问荇的眼神已无当时的赞许,更多是厌恶和惧怕。
问荇嘴角扯了扯,声音略微有些沙哑。
“晚辈身体无碍,让您担心了。”
“说起来我记着问公子平日都在江安镇,今个怎么来柳家了?”柳培聪虚情假意道。
听到柳培聪堪称明知故问的话,问荇面色犹豫,故意朝着柳夫人的方向看,干脆把问题抛回给柳夫人。
“是我叫他来柳家。”柳夫人道。
“毕竟是商议大事,他也是鹊儿临走前都一直记挂着的人,不可能放着不管。”
“嫂嫂的心的确细,但我看这就有些多此一举。”柳培聪声音里带了些不明显的不满。
“问公子当下也有地种有屋住,应当不劳我们操心。”
“现在正是开春种地的时候,嫂嫂把他招来,怕是还要耽搁他种地。”
柳连鹊不在,这姓鲁的女人算盘珠子都要崩他脸上了,还想凭着柳连鹊留下的赘婿多分些家产,简直是异想天开!
问荇家里他查过,就是一群泼皮无赖,问荇现在能有块好地种都不错了。
趁着问荇低头,柳培聪恨恨瞥了眼问荇。
之前就知道问荇是个头脑灵光的,现在算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
只要本家能利用他多分到一星半点零碎家产,问荇再从其中拿一成,都够他后半生衣食无忧了。
思及此处,柳培聪是无比悔恨。
当时他就不该大力引荐醇香楼,让问荇出现在其他人面前,甚至让不少旁支对他有了印象,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按下心中烦躁,还想要和柳夫人多说几句,争取把问荇赶走。
“母亲,我方才来的时候,瞧见有些叔伯也在附近了。”问荇频频朝着门的方向看,一副心神不宁模样,没等柳培聪说话,自己顺势开口。
“他们在外边等着,应当会着急的。”
他进来的时间卡得正正好,他们谈话之间,其他的旁支也都在外边等候。
“……既然他们也在外头等候多时,先让他们进来。”
计划落空,柳培聪咬牙切齿。
这次来的只是部分旁支,问荇对他们多数人有些印象,但基本都是迎春宴上见过,自然算不上熟悉。
其中最熟悉的莫过于柳随鸥,他被两个高大的家丁拥着坐在显眼的位置上。男孩不安地握着拳头,极其不适应被人用好奇又警惕的目光打量。
问荇站在最次的席位,等到所有该来的人鱼贯而入,柳家人们客套完毕,他才随着大流一同坐下。
他身边坐着的也是些亲缘关系更远的旁支,因为离主座远,这些旁支也没前排的人守规矩,时不时还会低声耳语。
些许窃窃私语灌入问荇的耳中。
“这老三还是不如老大,你看他怕成什么样了。”一个同问荇差不多岁数的青年看着紧张又害怕的柳随鸥,挑剔地评价。
他小时候爹妈就喜欢拿柳连鹊和他比,他记得柳连鹊在这岁数,已经能做到面上不显多余的情绪。
虽说柳随鸥比同龄孩童已经镇定得多,但还是比不过柳连鹊嘛。
青年身边的男人留着胡子,面相比他大了十来岁,言谈举止也更为谨慎。
他不满地瞥了眼自家这没眼力见的弟弟,压低声:“先安静会,前头那几位要说话了。”
虽然柳随鸥不如柳连鹊是不争事实,但也不该在这时候说出不恰当的话。
私语声渐弱,众人的目光齐齐投向那层层叠叠的云母制屏风。
屏风上刻意做出的冰裂状纹路将柳夫人的身形极好地掩藏,直接看向屏风既显得尊重,又不会过于轻浮失了规矩。
女人站起身来:“我明白诸位的来意,这些年我作为柳家家主的未亡之人,已经越俎代庖,替真正的继承人掌管柳家太久。”
“而就在去年,我引以为傲的长子离世,次子得了失心疯,而幼子………”
柳随鸥缓缓抬起头,眼中怯懦又迷茫。
柳夫人吐了口气:“暂时还不足以担起家业。”
客套完后的场内气氛凝重,连之前聚会时浮于表面的和气和喜气都消失得荡然无存,暗潮涌动在桌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