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鸢苦笑:“这我当然知道,晋王从犯在我手中无一生还,我活该遭殃。”
“赵主事,若只是死了人,这事倒还好办。我一散衙就马不停蹄赶了过来,是因为得到消息,昨夜,陈公亲自入宫了。”
赵鸢喃喃道:“他不是年事已高,怎么还跑这么快...”
“哎哟赵大人啊!”六子提醒道,“你真是会操闲心啊。”
张疏道:“陈公这时亲自入宫,八成是冲着你去的,光死了囚犯这一条罪名,就能要你小命。”
赵鸢沉默。
张疏道:“赵主事,陈家如此害你,无非是因为那天你在他门口骂的那几句,要不,你去认个错,陈公一八十岁的老儿,还敢跟你一个十八岁的姑娘斤斤计较不成?”
赵鸢发问:“我句句属实,何错有之?他该向汾县百姓认错才是!”
张疏又苦口婆心说了一堆道理,六子搂着他,“张县令,咱不对牛谈情了,吃了没?我们刚煮了粥,你吃点粥吧...”
到了放饭时间,众人围在临时架起的大锅前吃粥。早晨斗殴的两帮人现在和睦相处,裴瑯举起粥碗:“今日是我冲动,在此,我以粥代酒,向李兄和各位赔个不是。”
男人熟络最好的方法就是打上一架,跟李凭云来的书生盗贼们,见贵为侯爷的裴瑯主动敬酒,也纷纷回敬。
在所有人闹哄哄地喝完粥后,李凭云缓缓端起碗,示意回敬。
裴瑯走到李凭云旁边坐下,道:“李凭云,你这个人,我看不透,也不想看透了,咱们是因鸢妹走到一起的,往后只要你不害鸢妹,咱们就是朋友。”
李凭云轻轻晃着手里的碗,“侯爷有话直说,不必委屈自己。”
李凭云这个人最令人难解的地方正是,他很坦白,可越是坦白,越是让人猜不透。
裴瑯心中默默骂了句娘,道:“那我就直说了。李凭云,我瞧不上你这种为了往上爬心机算尽的人,但眼下陛下的亲爹要鸢妹的命,除了求你,我也想不出能帮她的法子,只要你能救她一回,你是要我的命,还是要我家财,我都给你。”
李凭云摸了摸碗口,“我不要裴侯的命,也不要钱财。我奉皇命行事,为君解忧,裴侯若诚心要帮赵家,便向陛下献上逐鹿军。”
“不可!祖父生前曾再三嘱咐,逐鹿军,只能效忠刘氏王朝。”
“裴侯,你没得选。收私兵是必行之事,此番刑部接囚,本是陛下对付陈国公的招数,没想到被赵大人带着逐鹿军,拦了陛下派去的人马,赵大人又意外惹怒陈家人,将暗处的矛盾放到了台面上,不惩治赵大人,陈家人不会善罢甘休。陛下受了委屈,你说,她会拿谁来出气?”
诸侯世家手拥私兵,是开国时的时宜之策的后果。如今世族手中的私兵明显威胁到了皇权,自然该收了。此番裴瑯讨了女皇嫌,又人在长安,自然是第一个被开刀的。
裴瑯权衡利弊,发现这是一场死局。
他将粥碗抛起,拔剑将碗砍成两半。
“我和鸢妹到底做错了什么!当初我们两小无猜,因她猜忌我与赵家结亲,对她不利,就拿美□□我,离间我和鸢妹。那时我怯懦,顺了她的意,让鸢妹伤心多年,如今还不准我帮她么?”
裴瑯的质问,没能打动李凭云半分。
李凭云这人,他仿佛没有喜怒,恰如那冷漠无穷的苍天。裴瑯看不惯天命,可他不能向苍天发怒,怒火便转移到了李凭云身上。
他那剑指着李凭云,“不就是要死么?那大家一起死,成全这无极皇权!”
李凭云丝毫不畏那剑。
他生来一无所有,因此没有他怕的。
他平淡道:“此番是赵大人和逐鹿军的劫难,更是机遇。”
在平静的李凭云面前,裴瑯羞恼地无地自容。明明他是侯爷,有兵权,有地位,在眼前这人面前,他好像什么都不是。
因为李凭云拥有他梦寐以求之物:自在。
他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论他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只为了他自己。
“献上逐鹿军,能保鸢妹,那我呢,又能得到什么?”
人没有不贪的。裴瑯已经有了和北凉的婚约,有了无上地位,他还渴望更多好处。李凭云打心眼里看不起这种怯懦而贪心的人,他们固然有道义,有情义,可那些道义、情义,也不过是一种点缀罢了。
大概只有赵鸢的那样的傻姑娘,才对这些空话深信不疑。
“长安禁军统领之位,当配得上裴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