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云直上九万里(127)

作者:佛罗伦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陛下命鸢妹彻查陇右科举舞弊一事,实则是给鸢妹提升官声的幌子。她是赵太傅的掌上千金,是陛下一手培养的进士,怎会真让鸢妹涉险。”

李凭云道:“侯爷不必绕弯子,有事直说即可。”

裴瑯从怀中取出一纸文牒,“皇帝口谕,陇右道肃州府太和先县丞李凭云,令其任太和县县令,奉朕之命,清肃陇右贪腐,即日奉行。”

皇帝口谕,李凭云不得不跪。

“李县令,还不接你的告身书?”

李凭云双膝曲起,跪在裴瑯面前。

“下官叩谢天恩。”

裴瑯以为他跪下了,就会低人一等,殊不知尊卑上下,从不是由身份地位决定的。

李凭云他如此漠视一切,哪怕他做出最臣服的姿态,也难以让人相信他的臣服。

“李县令起来吧。”裴瑯亲自扶李凭云起来,“有一事,我还得求李县令帮忙。”

李凭云笑道:“侯爷今夜究竟带来了多少坏事?”

“陇右的事交给李县令,陛下再是放心不过。陛下和赵太傅的意思是,趁此机会将鸢妹调回长安,但鸢妹的性子,李县令想来也清楚,她误以为能将晋王问罪,是自己的功劳,现在突然将她调走,她肯定不从。别人说干口舌,不比李县令一句话来得有用。”

“所以,侯爷的意思是想让下官把这些消息转达给赵主簿。”

裴瑯又拿出一份文书,“这是将鸢妹调回长安的文书,此事不急,李县令可以一边整顿陇右,一边做决定。当然以鸢妹父亲的意思,自然是她越早回长安越好。尚书省的遴选考试在即,若鸢妹能赶在这之前回长安,以她的实力,进入尚书省不是难事。”

李凭云从裴瑯手中拿来赵鸢的调任文书,他看也不看一眼,直接道,“不需要那么久,一日便足够。”

裴瑯松了口气。

“不过,下官帮了侯爷这么大的忙,侯爷要拿什么来答谢下官?”

“那就看李县令想要什么了。”

李凭云将赵鸢的调任文书夹在两指之间,脸上虚假的笑意骤然退散。

“若是下官想要...”

第54章 第三只蜻蜓3

李凭云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明晃晃的野心。

“若下官想要赵大人呢。”

裴瑯目光放空了片刻,忽然回神过来,上前就是给李凭云一拳。

他乃将门世家,自幼习武,这一拳砸过去,李凭云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裴瑯捏着他的衣领:“你把鸢妹当什么了?”

李凭云垂眸,“把她给我。”

“你若想娶鸢妹,就堂堂正正去她爹面前求亲,私下里让我把她让给你,她是个物件么?”

李凭云嘴角扯开一抹笑,若他能够,自然堂堂正正去求娶她了。

只是赵家的门第,从不容他这样出身的人入门。

李凭云从不认为上天对他不公。

他的生父是个船户,以渔为生,生母是个有着胡人血统的碧眼乐伎。官府不准船户上岸,父亲打鱼回来,母亲便抱着琵琶,带着他去街头卖鱼,母亲弹琵琶,他做买卖。

他未曾因自己身上的鱼味觉得不公,未曾因自己无法像其它孩子读书认字而觉得不公。后来,他也未曾因为自己在科举中的不公对待而觉得不公。

这是他第一次憎恨上天不公。

不求权贵,只奢想自己是个良民出身。

可他连良民都不是。

裴瑯察觉李凭云嘴角诡异的笑容,他松开李凭云,“你笑什么?”

“侯爷刚刚错失了一个保安都侯府平安的好机会。逐鹿军是侯府私兵,前些年陛下整顿私兵,独留了安都侯府一支,目的为何,侯爷想必也知道。能与晋王在军中声誉匹敌的,只有安都侯府。安都侯府兵原本是拿来制衡晋王的,一旦晋王定了罪,其下私兵统统收编,逐鹿军将是大邺唯一的府兵,早晚会收归朝廷,届时侯爷只剩一个爵位和散官官阶,如何撑起一个世家?”

“裴家对陛下,对大邺忠心耿耿,陛下绝不会像对待其它世家那般对待我们裴家。”

李凭云挑眉:“那我们拭目以待,侯爷,下官先行告辞。”

李凭云每一步都走得云淡风轻,毫不在意。他走了很远很远,离开膳堂,又这样步履轻松地去了明堂。

明堂的书案上,堆积着满当的书文。他拿出笔墨,将昨日碰到的一桩案情记录在纸上,写着写着,李凭云突然将笔狠狠一摔,墨点溅到了他白色的麻衣纸上。

“李兄,这是...”田早河抱着一本书走来。

李凭云捡起笔,“无事。”

“李兄,千错万错,笔墨无错。”

李凭云对别人的事从不过问,反而田早河自己忍不住说:“我受赵主簿之托在太和县办学,既然应下了她这桩事,必然不能让她失望。太和县没人盖过学堂,请匠人画的图,和正儿八经的学堂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只好亲自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