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云直上九万里(104)

作者:佛罗伦刹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二人一拍即合,由田早河去劝说解试落榜书生来县里教书,赵鸢则负责鼓舞即将前往州里参加秋试的举子。

双管齐下,剩下的,只有钱的问题了。

六子出谋划策:“这简单啊,找李大人,他肯定有办法。”

赵鸢已经养成了“遇事不定李凭云”的陋习,只要旁人在她耳旁轻轻吹风,她就滑溜去了李凭云身边。

是夜,她带着胡十三郎来到真红楼。

胡十三郎只负责将她送到门口,不跟她进去。赵鸢前脚一走,胡十三郎就将她的行踪写在纸条里,让信差送给晋王。

在胡十三郎向晋王汇报的赵鸢行踪中,这姑娘三天两头逛红楼,连晋王都不禁瞠目结舌:这厮一女的,逛窑子比老子还勤快。

赵鸢已经熟悉了真红楼的布局,她一进门,直沿侧门绕到李凭云住的小破屋。

烛火照映出两个身影,赵鸢乍一看那俩影子,以为是有女人在李凭云的屋中,气不打一处来,却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

“太子过寿,京兆尹要我写篇杂赋献上,你若能帮我再写这一回,我就向晋王禀明,关于你的出身是我弄错了,我不过受几句批评,你却能继续当太和的县丞,这事对你有利无弊。”

李凭云讽刺:“在长安做了这么些年官,还是半行字都写不出来么?”

周禄想到若干年前,自己对李凭云拳打脚踢,逼他吞蝎子,把田鼠扔进他衣服里,那时年幼的李凭云压根无法还手,而今他长得这样高,自己只能仰视他,便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拿最恶劣的法子羞辱他。

可他现在到底是朝廷命官,言行举止要配得上他的身份。

威逼不成,只能利诱。

“我如今在京兆尹面前也能说得上话,京兆尹是赵太傅的学生,若被赵太傅知道自家愣头愣脑的千金被你个贱民利用,你这辈子也别想踏入长安。”

太傅不是一个有实权的官,却是百官之师,于当世的士人而言,他的地位堪比孔孟崇高。谁能留在长安,不过是他的一句话。

此刻,在门外偷听的愣头愣脑的太傅千金脑海只有三个大字:这贱人。

赵鸢紧紧攥住拳头,雪白的手背青筋凸起。

她同李凭云之间,从来清白,从来坦荡,却因他们出身的不同,一切都成了罪过。

这世人啊,他们的心眼为何如此肮脏。

“行啊。”

屋内,李凭云轻佻道,他仗着身高的优势,逼近周禄,“你一回长安,就告诉赵太傅,我利用了他家千金,而后我走投无路,只能揭露当初是我替你参加科举。”

“你!”

李凭云的双眼平静如水,他无声审视着周禄。

周禄一拳砸空,他咬牙道:“李凭云,当年的事情败露,你我都是满门抄斩的罪。”

李凭云不屑地笑了。

“周主簿,你们周家四世同堂,满门抄斩,少说得杀百来个人。我李凭云孑然一身,你说到底谁吃亏?”

孑然一身。

哪有什么闲云野鹤,自在如风,无非是无人牵挂。

赵鸢本把他当做上天的赏赐,将他视为救急的菩萨,可原来李凭云...也是个孑然一身的可怜人。

这样一个人,走到这步,其中的艰辛是赵鸢无法想象的。

她不愿再去麻烦李凭云,只得趁他和周禄发现自己之前,默默离开。

第45章 少年之志3

赵鸢没能从李凭云那里求到筹钱的方法,但在离开真红楼的时候,她却从此处人声鼎沸里找到了灵感。

隔日,她就颁布了一条县法,太和县内,若有商人愿出资建立学堂,其子嗣不论嫡庶,都可无偿进入官学学习,只要祖上三代身家清白,就能获取解试资格。

而对于手头没有钱的百姓,则以税代筹,只要交够了半年税,其子女就能入学读书。

百姓嘴上说着读书无用,可一旦真的有了读书的机会,砸锅卖铁也要挤进学堂来。

田早河主持筹款,赵鸢没见过这大场面,一时呼吸困难,便溜了出来透气。

一个瘦高的身影站在影壁前,脚步犹豫不决,看到赵鸢,他突然撒腿就跑。

他低估了赵鸢的爆发力,没跑两下,就被赵鸢抓了个现行。

光天化日,少年碧眼澄如一片海子。

“高程,你跑什么?”赵鸢道。

高程捂着胸,“我见,见赵赵大人,紧张。”

“赵大人是会信你鬼话的人么?”赵鸢将他扯到影壁的阴凉处,“老实交代,来做什么?”

“这个。”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麻布袋,“...要不还是算了。”

赵鸢的人性早已被李凭云磋磨掉了,她迅速夺过高程手里的麻袋,几枚铜板洒在地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