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从未让自己饿着,甚至每每都是两个糙粮饼子。
他借口说自己天天吃药,胃里犯苦,吃不下这么多,分给她一个。
第二日,她就不知从哪带来了蜜饯,喂他吃下。
他虽自小生于世家,却了然民间之事。
蜜饯价高昂贵,她不知从何处弄来。
她也不知,为了他,花费了多少的银钱。
所以在能看见的时候,他拼命将她的样貌记在心中。
看着眼前的画卷,陆砚瑾心中逐渐开始不确定。
那人,难道真的是纪漾?
外头的天儿蒙蒙亮,陆砚瑾只小憩一会儿。
眼下纵然有青紫,却盖不住他黑眸中的锐利。
他看向外头,太阳初生,雪渐渐开始化了。
化雪的日子可是比落雪的天儿还要冷,此时他再也顾不得旁的,唯有一个念头。
他想要看看苏妧,见见苏妧,心中的空缺就会好上许多。
宫中服侍太监进来,本是想轻声在殿中候着,却不料王爷竟直直看过来。
那道目光,虽然淡然,却有着威慑。
太监赶忙跪下,稳住声音道:“奴才不知王爷已经起身,王爷恕罪。”
陆砚瑾望向太监的地方,才知晓第二日已经到来。
他声音清淡,看着身上的衣裳,声音泛哑对太监吩咐,“抬水进来,我要沐浴。”
太监立刻应着好,让御膳房也一并将饭食给送过来。
陆砚瑾起身,眼前还有些晃悠。
但他仍旧稳稳站在原处,将画卷给收好。
沐浴完,陆砚瑾看着满桌的膳食没什么胃口。
按理说,宫中御厨乃是世间顶顶好的厨子,若是这处的饭食都入不了口,还真是不知,又有何处的能入口。
太监看着陆砚瑾放下木箸,有些担忧的说:“可是不合王爷胃口,不若奴才让御膳房再送一些来。”
陆砚瑾只是淡然开口,“不必。”
他吃不下,没有胃口,再好的饭食也没用。
但莫名地,他心中想起什么。
“让御膳房煲份羊汤过来。”
太监赶紧放下布菜的手,而后出去吩咐。
难得摄政王有想用的,自然是要预备好的。
隆宣帝一早起身,御前的太监也将这件事告诉他。
“你说摄政王让御膳房煲了一份羊汤?”
御前太监连忙称作是。
隆宣帝看着桌上的膳食,送往勤政殿的一向丰盛,他的宫中还尚未有妃妾,所以御膳房的活格外轻松。
以他对摄政王的了解,他是如何也做不出让御膳房一大早煲汤的事情。
隆宣帝百思不得其解,只将饭给用完而后上了早朝。
早朝之上,陆砚瑾的脸色如常,没有任何的变化。
只是在看见鸿胪寺官员所站的那处位置时,眸中滑过晦暗不明的情绪。
宁王近来脸色不好,陆砚瑾更是如此。
二人在朝堂之上竟都未曾顾及身份当众呛声起来。
隆宣帝看到眼前的场面更为意外。
在他的印象之中,陆砚瑾不论何时都是最为沉得住气的。
可是今个,是怎得了?
无奈,隆宣帝只得宣布退朝。
至勤政殿,隆宣帝试探问了一句,“王爷近来,可有烦心事?”
陆砚瑾拿着奏折的手一顿,视线朝隆宣帝那处看了一眼,平静道:“陛下为何如此说。”
一句话就让隆宣帝哑言,他总不能说,是因为得知摄政王一早就做了一件令人想不明白的事情。
让御膳房一大早煲汤。
隆宣帝还未想好要如何做,殿外伺候的公公就赶紧将陆砚瑾所要的羊汤给端上来。
所有的问题,在这一刻全都迎刃而解。
隆宣帝看着那盅羊汤,眼观眼,鼻观鼻,低下头去看奏折。
反倒是陆砚瑾有些懒散,朝桌前走去。
甚至还对隆宣帝道:“天气严寒,陛下可要一道用些?”
隆宣帝闻着汤的味道,自然也是想的。
于是也并未扭捏,直接就朝桌前走去。
太监已经极有眼色的将羊汤盛了两碗,分别放在桌前。
陆砚瑾只是喝了一口,就放下汤勺。
他拧眉,看着眼前的羊汤,无缘无故地问了一句,“陛下觉得,羊汤滋味如何?”
小皇帝是陆砚瑾的父亲一手所教,只觉如今陆砚瑾的模样,同他父亲甚为相似。
甚至只在一瞬,小皇帝甚至觉着,那股子害怕的劲又上来。
他赶紧放下手中的汤勺,“朕觉得滋味尚可。”
陆砚瑾并未就此将这一话题掩盖过去,“臣觉得,不是从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