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就死撑着不起来。
他一直用这种方式,“机智”的对付着所有人,完全把“笨”当成了偷懒利器,软硬不吃。激励安抚什么的,更是屁用没有。
要知道,明霈帝还是潜龙之时,正是漠北作乱之时,他接连死过两个儿子,之后,又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都只有太子一个儿子,那真的是疼如珍宝,就连这些娇气贪嘴的小毛病也都是可爱的。
所以,明霈帝一登基,就把他封为太子。
那个时候他也不过六岁,这些毛病,看起来都不严重,谁能想到,如今会是这样。
大晏皇室,自太祖皇帝起,就十分重视世家子弟的培养,这些人中,颇有一些文武双全的,可太子就能平庸到,不管什么比赛,下头人想让都让的很艰难。
经历过诸如赛马摔下马,角力坐屁股墩,文斗写错字,庆典施礼都能弄错步骤,等等一系列笑话之后……皇家的脸面都丢尽了,太子的无能之名也传出朝堂,传遍京城,明霈帝也彻底死心了,也就不再管他了。
其实,这太子之位,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就因为太子是这样的,所以,二皇子三皇子身边,都有拥趸,可太子身边,只有萧泰。
萧泰也不想管他。
可所有人都能不管他,只有他不能。
萧家人丁单薄,几代单传,到了萧泰这一代,还是只有他一个男丁。
所以,萧家人向来护犊子。
自长姐萧皇后薨逝之后,萧泰就一直护着外甥。
他也只比他大四岁而已,却比老父亲还要操心,哪怕他对这个“孩子”实在喜欢不起来,却还是不忍心不管他。
可还是那句话,萧泰手撑兵权,他是皇上的人,他其实是皇党!!
说白了,太子是太子的时候,他能护着他,因为太子也是君……可太子一旦不是太子了,他顶多好吃好喝的养着他,却不会给他任何的助力,因为那个时候,他只是他外甥,不再是君了。
这件事,皇上明白,萧泰明白,很多明眼人都明白,只有太子不明白。
其实明霈帝是愧疚的,他私下时常会说,是他少时太娇惯他了,才把他养成了这样的性子。
可这样的愧疚,又能支撑几时?
所以就说,如今的太子之位,真的是名存实亡,可是,一日未下明旨,这话,就没人敢说出口。
萧泰大步进了东宫,施了大礼:“臣萧泰参见殿下。”
太子抬了抬下巴:“免礼。”又隔了会儿,才道:“平身。”
萧泰站了起来,面色平静。
他是个大而化之的大男人,但他不傻!
很多微妙之处,他不计较,但不表示他不懂!!
就算他见皇上,也不需要行这样的大礼!!
要知道,所谓的大礼稽首乃“拜中最重”之礼!行礼时屈膝跪地,俯伏向下,头碰到地面的时候,是需要停留一会儿的,这才是一个完整的礼节。
所以,真要免礼,人跪下之前,最晚头至地之前,就免了。
直到他行完整个大礼,才说免礼,且还要让他在地上再跪会儿,才说平身……这,真是叫人想察觉不到都不成。
但他也习惯了,这满朝文武,他也只敢叫他行这样的大礼了,因为他疼他么!
等他起来了,太子就笑道:“舅舅,孤听闻二弟出了事??”
萧泰点了点头:“是。”
太子很是烦他这种说话一个字一个字蹦的做派,皱了下眉,才道:“孤还听说,元微明成了右相?”
萧泰仍是点头:“是。”
太子收起了笑,自以为凛然的逼视着他。
萧泰十分平静的站着,太子半晌才又长吁了口气,压抑着火气道:“舅舅,不如你去拉拢拉拢元微明,他毕竟是帝师世家出来的,名声好,学问也好,读书人都信他,若是能拉到我们这边,我武有舅舅,文有元微明,岂不是立于不败之地?”
萧泰半晌无语。
他真不是什么懂政事国事的人才,但他起码还是个人,还长了人脑子!
这话,一听就是那种大字不识一个、狗屎都不懂的奴才说的。
奴才想着更进一步,巧言令色的劝主子争权,这并不奇怪,这样的话若是一个奴才说的,蠢的并不明显……
可是一国储君居然听了信了,跟着说出这种天真的蠢话……元微明除非是脑子真的进了水,才会拥戴这种储君上位吧?
但问题就是,身为人臣,这种话,他不能说啊!!
若太子是个有心机的,舅甥俩关起门来,暗暗的说两句还成,可问题就是,太子就是个蠢货,他半个字的闲话都不敢多说。
萧泰只道:“殿下慎言。臣与元相一文一武,搭不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