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灯火通明,侍者皆噤若寒蝉,四下静得出奇,教萧吟很不喜欢。
杨煜着中衣,外披着袍子,坐在榻上,脸色不大好。
见萧吟来了,杨煜将左右屏退,唤她到身边坐下,道:“总算将卿卿等来了。”
萧吟看得出杨煜右臂受了伤,因此没敢与他亲近,道:“受伤了还不好好歇着。”
“伤得不算轻,有一阵动不了这右手了。”杨煜说的倒还轻松,像是在安慰萧吟,可又是他夜里强行叫她召进宫来,闹了这一出。
萧吟如何不明白杨煜的用意,先前不论是情势所迫还是顾及她的心情,杨煜都等了下来,现在终于寻到了机会让她进宫,这一次怕是再也出不去了。
“三郎……”萧吟心里怪杨煜,因此语气重了些,但她也知道杨煜的性子,不想连累旁人,遂只偏过头去,不理他。
杨煜看得出萧吟在气自己行事突然,但事已至此,他定是不会放人走的,道:“卿卿,既来之则安之。”
“三郎本可以直接抢,却要用哄骗的,如此费心,我还生不得气了。”萧吟又去看杨煜的右臂,关心道,“太医怎么说?”
萧吟一旦放软了态度,杨煜便高兴起来,笑道:“这阵子要劳烦卿卿照顾朕了。”
“我哪会照顾人,万一出了纰漏,可担不起这个罪责。”萧吟不放心,追问道,“究竟伤得如何?”
是时,杨煜见王喜出现在帘子后头,猜是有事,便召人进来,问道:“怎么了?”
王喜吞吞吐吐,显然顾忌萧吟在场。
杨煜道:“说。”
王喜道:“侍卫在宫内搜查刺客,方才追到坤华宫,才知太医又去过了。”
闻言,杨煜本就不曾舒展的眉头拧得更紧,深思之下起身,道:“摆驾。”
王喜悄然瞥了萧吟一眼,见她跟着杨煜站起,神情泰然,倒像是他想多了。
萧吟为杨煜更衣,如过去送他离开一般,只是期间不发一语,却不像是在同他置气。
杨煜道她懂事,道:“只管宿在这儿,不必多管其他。”
萧吟充耳不闻,依旧仔细帮杨煜整理衣裳。
“卿卿。”杨煜握住她的手。
萧吟终于回了神一般,抬眼去看杨煜,道:“快去吧,别耽搁了。”
于是杨煜这一去,整夜再没回来。
萧吟在养心殿待了一宿未眠,天亮后有侍女前来服侍梳洗,稍后用早膳。
杨煜该是交代过,东西是萧吟爱吃的,口味也地道,只是她心情不好,便不觉得多合胃口。
才放了筷子,萧吟听见外殿传来声响,口口声声唤着公主。
不等萧吟出去,外头的人已进来了。
“是你!”豆蔻年华的赵国公主,一身宫装不甚精致却也得体,风风火火进来也掩不住一身皇家气度,偏在瞧见萧吟时,飞扬的神采里落满了震惊。
她一觉睡醒听说昨夜宫中潜入刺客,杨煜受了伤,自家那小外甥的身子又出了问题,于是赶忙进宫,又听说杨煜昨夜里接了个宫外女子进来,还宿在了养心殿。
她道有蹊跷,这才来一看究竟,谁成想见到的却是那一年前除夕夜与自己抢花灯的人。
萧吟看着错愕的顷盈反是嫣然一笑,从容道:“是我,如何?”
第三三章
先帝过去并非皇室嫡子,起初只是藩王,但与王妃周氏一见倾心,便力排众议迎娶平民之女为王妃,并一直未纳妾室,成为一段佳话。
后因太子突染恶疾,英年早逝,一众藩王中不乏母族、妻族势力强劲者,先帝以其常年经营的人脉、声望,在汹涌的朝堂争斗中后发制人,夺得天子青睐,继任青宫,顺利登基。
其时,先帝已与周氏抚育有四子,因四子出生不久先帝继位,是以先帝一直以来都认为是四子身带祥瑞,对其宠爱有加。
杨煜在争夺帝位的过程中,除开太子之外,最有力的对手便是四殿下蜀王杨勤。
顷盈是先帝与周皇后最小的女儿,杨煜的幺妹,赵国如今唯一的公主,自小被周皇后带在身边教养。
杨煜过去最受周皇后宠爱,和顷盈兄妹之间常相见,虽彼此年龄差得多,但感情甚笃,至今亦如是。
杨煜特许顷盈自由出入后宫,多陪伴皇后,毕竟他当初离开建安伐陈又留在金阳的年月里,都是顷盈陪着他的发妻姜氏。
她们之间是姑嫂,现今也情同母女。
萧吟未曾了解赵国皇室这些巨细,也从不在意杨煜身边究竟有些其他什么人,是以面对顷盈的质问,她丝毫不惧。
殿内侍从自然知道萧吟身份特殊,更不敢得罪顷盈,当下一丝声音都不敢出,视线只在两人之间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