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宗显然也被苏平河的一番话勾起了兴致。
苏平河道:“我只知道要用桐油涂抹在棉布上,至于怎么熬制桐油,又如何掌握火候,这些就要请布坊的人跟着我一道去尝试了。”
“行吧,”沈泽宗说,“我叫泰叔跟着你,你吩咐他去做。”
苏平河开心不已,赶忙命扶光奉上了自己好容易才搜罗来的一套前朝茶具:“我知道二舅最爱饮茶,这套茶具历史悠久,极为罕见,得逢二舅,也算是寻着正主了。”
“你这个鬼灵精,若是我不同意帮你做油布,是不是这么好的茶具你还舍不得拿出来?”
“哪儿能啊。”苏平河手上捏肩的活仍旧没停,“制出油布又不是只对外甥我有好处,有用的地方多着呢,不说别的,就单说咱有了油布,谁还去用油纸做伞啊。”
沈泽宗听她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当即便吩咐泰叔务必要好好配合她。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苏平河每日都在往返书院和沈氏布坊,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叫她研制出了适合做蔬菜大棚的油布。
因是选用了透光的白纱布,桐油又刷得薄,虽然不至于像现在的塑料薄膜那么透明,但也算是差强人意。
油布制成后,苏平河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东梧村去指挥搭建合适的大棚,就在这样的每日忙碌之下,终于赶在入冬之前将大棚建好了。
“接下来就交给你啦李大爷。”苏平河拍拍李老头的肩。
李老头擦了擦额头的汗,颇为自信地答:“二少爷放心等着吃菜吧。”
如此这般又到了年底。
苏平河看着府里又开始忙忙碌碌准备年货,窗户上渐渐贴满了鲜红的窗花,不禁想到了去年除夕,自己装病躲家宴去为段长暮过生辰一事。
也不知道他今年,是不是又要一个人孤独地过生辰?
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根本就不想做官!
“扶光,你家少主今年真的不回来过年了吗?”苏平河百无聊赖地托着腮看窗外的雪景。
这一年过得可真快啊。
去年这时候也下了这样大的雪,她就坐在同一处看杜若堆雪人。
一年过去,她也多了太多需要关怀和记挂的人和事,早已不会去想杜若如今身在何处,她甚至更关心东梧村的那片菜地。
上回她去看了,好几种菜都长势喜人,不出意外,这几日应该就能吃上。不知道下雪会不会有影响,她少不得催老李头动作快些了。
“二少爷希望少主回京过年吗?”扶光问。
苏平河叹息:“回不回京的倒是其次,我怕他一个人过生辰,又该心情不好了。”
然而,苏平河所忧之事一件也没发生。
小年那日二壮就送来了两大筐现摘的蔬菜。
这些菜不仅仅是新鲜,花样也不少,不光有青菜,韭菜,菠菜,芹菜这些绿叶菜,甚至还有黄瓜和莴笋!
看着绿油油的蔬菜,苏平河喜不自胜:“庄子上的乡亲们可都有?”
“回二少爷的话,一摘下来就挑了最新鲜好看的给您送来了,剩余一些不太好看的,庄子上各家都分了一些。”二壮道,“李老头说今年摸不准具体情况,种得不多,但从今日开始,定能保证二少爷从今往后每日都能吃上新鲜蔬菜。”
苏平河开心极了,赶忙张罗着给沈府送去了一小筐,又给淮园的膳房各样拿了几棵,最后还没忘了派人去请周书越和楚怀夕来沈氏的小厨房吃古董锅。
这回古董锅的汤底是用老母鸡单独熬制的,足足花了三个时辰,上头飘着的金黄色鸡油被单独捞了出来,留待下回做菜时用。
撇去大部分鸡油的金黄色汤底香气四溢,肥而不腻,叫人光是看着就鲜到掉眉毛。
苏平河又命何大娘往炖好的老母鸡汤里放了些猪肚。
何大娘本来有些犹豫,因为在大齐,大户人家是不屑吃猪肚这种猪下水的。
但拗不住苏平河坚持,何大娘只好放了一把进去。
没想到猪肚遇到鸡简直就像是久旱逢甘霖,那滋味别提多相得益彰了,鲜香脆爽,入口醇厚,连从来不吃内脏的沈氏都忍不住夹了一筷又一筷。
见锅底里的猪肚和鸡肉都吃得差不多,苏平河又命何大娘将清洗干净的蔬菜都切好装盘呈了上来。
一桌子的配菜花花绿绿,叫人一看就食欲大增。
周书越早料到会有今日,因此不曾过于惊讶,楚怀夕却是激动得语无伦次:“平河,你竟然真的做到了!看来我没被白咬这一口!”
沈氏则是满脸的难以置信:“平河,这些蔬菜,当真是咱们田庄送来的?”
其实沈氏早就知道,苏平河这阵子一直在田庄张罗冬天种菜一事,但她根本没抱任何希望,觉得苏平河不过在瞎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