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眉弯愣了愣,瞬间会意,双眼发亮道:“请问殿下,大选过后,秀女会分给殿下么?”
啊?
晏时玥道:“应该不会的吧。”
谢眉弯有些失望,咬了咬唇:“臣女明白了,臣女告退。”
曲斯年在后头,一言难尽的看着她。
看着谢眉弯走了,晏时玥回身上了马,一边道:“大家似乎都对商部考核很关注啊!”
曲斯年点点头:“抽个时间,我们好好拟拟,最好跟科举时间接近,方便士子两个都参加。”
“加盟商可以享受一定的加分?”
两人一边聊着,一边往回走,并没有注意到不远处,另一辆秀女的马车,正停下来,遥遥看着这边,一直到一行人离开了,车中人才吩咐道:“走吧。”
第二天下了朝,吴刚就舔脸去找晏成渊说话。隔了两天,又找由头去跟晏时蕤说话。
一般来说,这种事女家不能上赶着,故此他说的都是正事儿。可是这位也一把年纪了,为了一个老来女,绞尽脑汁找出正事来讨好的劲儿,连晏时蕤都有些撑不住。
可怜天下父母心。
所以隔了几日,晏成渊终于还是去跟明延帝说了一声。
只是现在还未殿选,所以还未下明旨,但这种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的,不少人一见面就连声道恭喜。
晏时荼更是乐开了花。
可是明延帝这会儿真顾不上管这个。
还是那句话,牵一发,动全身。
如今占城稻在福州也就种了十来年,种植面积并不大,产量也不高,调集到手的,不过几千斛,故此太子事必躬亲,争取把每一粒种子都能种下去,边种边记录,提炼出最优的法子,能够实现高产,叫大家都能认可这个东西。
除此之外,商部的棉种也在推广之中。
粮、棉……或者说衣、食。
这中间的权衡、度量,核算……并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随便商量一下就成的,明延帝案头纸上的一个字,影响的就是成千上万的百姓口中食,身上衣。
也就在这个时候,顾恒沙的新式记帐法,才渐渐的崭露头角。
这新式记帐法,并不止是记帐,只是因为先用在记帐上,所以才叫了这么个直观的名字。
要知道,比起之前的六成七成、纵宽数丈,一望无垠等等的艺术描述,新式记帐法这种极其精确的数字,好了不止百倍!
对着这样:某地百姓合计732人,其中十六至四十岁青壮年312人,四十岁以上老人298人……棉花种植421顷又67亩3分……真的是一看心里就太有数了,确实方便好用。
明延帝接连称赞了两回。
他其实早就熟悉了这种方式,故意接连称赞,就是为了鼓励这种记帐方式更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一时间,不止朝中官员,就连徐相和孙次辅这种两朝元老,都叫了人来学这个,若是不能早点掌握,每一回看到奏报还要旁人解释,那就真的可以乞骸骨告老还乡了。
晏时玥是真的佩服这些人活到老学到老的本事,她回了家,也在家里开小课堂教家里这些人。
第700章 被爱情冲昏头脑
忙起来就觉得时间不够用。
结果一众秀女从秋等到冬,上了几回折子都没人管。
最后皇后不得已,直接过来问了明延帝一声,明延帝的意思,是让皇后看着办。
皇后对这种事情也不积极,于是就定了十一月十五日殿选。
也行吧,虽然还是得等近一个月,但起码有个日子了。
晏时玥这阵子天天往宫里跑。
她唯一能享受的特殊待遇,就是不用上早朝,但是下了朝议事,基本上都跟她有关,她全都得在场。
有天明延帝把她叫过去,四皇子也在,他就指了指四皇子。
四皇子道:“玥儿,我想去商部跟你学习一下,你可有意见?”
“啊?”晏时玥毫不犹豫的道:“我当然有意见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知不知道?一个团队,尤其是新兴的团队,不需要多个领导!你想来也可以,除非像斯年、泽南一样,完全听我的,不允许有任何的意见。”
四皇子没想到会被拒绝,愣了一愣,皱眉道:“不允许有任何意见?这是什么道理?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是成事之道。”
晏时玥道:“脑回路不一样,我讨厌做事的时候旁边一直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不行那不对的,也讨厌有人执行我命令的时候加上自己的理解,我要的是服从。”
四皇子还想说话,明延帝直接摆手:“行了!”
四皇子便不再说了。
明延帝道:“玥儿去吧。”
晏时玥就走了。
然后第二天就听说,四皇子被调到了户部,襄理户部,兼管德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