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祈旌苦笑:“我知道。”
晏时玥用力握着他的手:“阿旌,霍家不止是你们兄弟,还有我,还有小饺子,小年糕,霍家的祖训,永远铭刻在霍家人的骨子里……战神世家,不会消失的。”
霍祈旌无声叹气,张臂搂紧她,低低的道:“对,我有儿子,有女儿,我会好好教他们的。”
他亲了亲她的发顶:“阿阳呢?”
她道,“还跪在那儿呢!你不点头,谁敢叫他起来。”
霍祈旌笑了笑,就牵住她手:“回去吧。”
两人手牵手走回去,许问渠蹲在台阶上,正跟霍祈阳说话,见两人回来,这才抽身走了。
霍时玥也回了房间,叫微欣准备热敷的东西,这兄弟俩人都没吃晚饭,又叫人准备了饭菜,然后她就直接去睡了。
兄弟俩人不知道谈了多久,反正她都睡着了霍祈旌还没回来。
第二天霍祈阳去见过了吏部尚书,然后就进入角色,上折子弹劾商部律下不严。
霍祈阳昨天一回来,就在长乐殿跪了几个时辰,这事儿不少人都知道,结果他小小人儿,一入职就上折子,弹劾商部?
百官都有些诧异。
霍祈阳这个人,年纪小,却是许问渠的高徒,又是与兄长如出一辙的沉稳,会试殿试的文章写的十分出彩,还有“另择明爹”这样的歪梗流传于世,大家对他的观感都有些复杂。
便有人道:“小霍大人,你上这个折子,相爷可知道?”
霍祈阳点了点头:“知道。”
“那不知相爷怎么说?”
霍祈阳道:“阿姊的想法向来通达,在她看来,这是国事不是家事,自然要走正常的步骤,而我入职的是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看到商部行事有不妥之处,自然要参,就是这么简单。”
又有人道:“那不知昨日小霍大人为何……受罚?”
大家并不以为他真会说,只是想看看他如何应对。
没想到霍祈阳直接道:“那是家兄罚的,我不愿参阿姊,家兄便问我,霍家祖训,碧血丹心唯事君,我是不是忘了,故此罚我跪。”
百官微怔。
霍祈阳平静的续道:“霍家祖训,霍祈阳一日不敢忘,我虽不能征战沙场,但仍可精忠报国。我既蒙圣上点为状元,又破格进入吏部,自然会尽忠职守。
今日之事,我弹劾商部,是为了商部的长远发展,我问心无愧。我听说,自从上次有位御吏大人捕风捉影参了之后,再无人敢对商部所做所为置喙,我认为不必如此,商部毕竟是新兴事物,难免有想的不周到,或者实行中不妥之处,当参则参,及时修正改良,总比出了什么事再去挽救要好。”
百官不由得互相交换着视线。
这位,小小年纪,态度从容笃定,侃侃而谈,半分不露怯……都不用假以时日了,就现在,就将是相爷的一大臂助。
曲斯年道:“小霍大人说的对,昨日我与相爷听闻此事,连夜修正了商部加盟商的管理办法,请皇上过目。”
他就呈给了明延帝。
要知道,现在商部行事是直禀帝前的,也就是说,其实这些本部中的具体事务,并不用提请朝议。
但明延帝看过之后,还是叫大家传阅了,道:“这个‘天眼’倒是不错。其它事情上,也可借鉴一二。”
要知道,这几日朝臣们都在商议“火耗归公”之事,大家担心的焦点在于,若是火耗已经“归公”了,仍有人暗中摊派怎么办?如果有这种密告制度,倒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事情。
甚至于,要早有这个,说不定国库之事,也可以避免!
但这是明延帝的想法。
朝臣们,可就暗暗叫苦了……毕竟要真的来个密折制度,能监督的,可不止火耗归公一件事!那不是人人自危?
第678章 上吊了
连臣子都能想到密折,明延帝和太子,当然也能想到。
等诸臣退下,明延帝便问太子:“此事你怎么想?”
太子道:“玥儿做事向来大张旗鼓,等她的密告箱到达民间,民间百姓哪能区分商部与其它的区别?他们只知道放入箱中的,福娘娘会看到,自然会有人将状纸之类的放入,这也算是为朝廷开了一条言路,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
他顿了一下:“至于官员之间……儿臣认为,启用密折,是一个手段,可使臣僚互相监督,尤其对于外放官员,可为父皇之耳目。但如何能‘密’,又如何能不被之所欺,都需细细筹谋,儿子以为,不必操之过急。”
明延帝不置可否。
太子近来益发沉稳,行宫中代批奏折,井井有条,不避讳也不冒进,从容之极。而晏时玥住了长乐殿,也完全没有影响兄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