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卷子到手,只觉沉凝大气,磊落中正,明明小小年纪,却格外有股子通达颖悟的味道。
这是一个会读书的人。
同样的十年寒窗,不会读书的死读书,会读书的方能事半功倍,活学活用。而且他行文之间,并无乃师当年的锋芒毕露,只怕会走的很远。
唐时嵘向来不爱出风头,赴过林县令的宴请之后,大家就赶着回了家。
其实聚宝村里也轰动了一气儿。
村里不是没人中过童生,但这可是案首啊!
恭贺的人一趟一趟的过来,不少人跟唐时玥八卦,说唐时进第一场就被刷了下来,回来之后就说唐时嵘必中,因为林县令和唐时玥交情好,一定会照顾他什么的……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林县令真照顾几分也不奇怪,但唐时玥仍是把脸一板:“他这么说,置林县尊于何地?这科举都是糊名的,林县尊又没见过阿兄几个的字迹,想照顾也无从照顾。”
村里人恍然大悟,然后嘴角一撇:“我说呢,这是自己考不中,就往你们身上泼脏水!”
其实不止是村里人来凑热闹,连一干文人学子,知道许四元避居在此后,也纷纷上门拜访。许问渠不胜其烦,与唐时玥商量着,干脆先去府城。
府试是在四月份,提前过去也好。
其实许问渠的家就在府城,只是距离考院不近,约摸有一个多时辰的路,而且听许问渠的意思,似乎是不想住在家里的。
所以唐时玥就跟青未了说了一声,安排人先去府城租个宅院,又叫他把之前霍祈旌安排的两个人叫过来。
青未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一气儿拉了六个人过来,说是两个人伺候许问渠,两个人照应霍祈阳,另外两个人则给唐时嵘和唐俊琛当书僮,打理琐事。
这几个少年最小的十四,最大的十七,名字按甲、乙、丙、丁、戊、己排列,全都会功夫,也都识字,伶俐精干,唐时玥一见就觉得挺放心的,几个大小男人反对无效,只能把他们都给留下了。
唐时玥把小瑶儿拜托给了叶婆子,玥坊交给了乔桑榆,其它事交给了夏余晖,坚持要亲自送他们过去,许问渠推辞了半天,她根本充耳不闻。
许问渠毫无办法,只能由她跟着。
唐时玥怕家里没人主事,把青未了也留下了,带了任东上路。
来这儿这么久,她还是头一次离家这么远,完全就是以一种游山玩水的心情在走,从东风县到甘霖府,两天多的路,他们走了五天才到。
既然来了,当然要去许家拜访。
唐时玥早就准备好了礼物,一伙半大少年进门,站的厅堂满满当当。
许问渠有两位兄长,一位姐姐,姐姐早已出嫁,大兄在外地做官,倒是二兄留在本地,打理家业。他的阿娘姓宁,是个体态丰腴的中年妇人,眉眼慈和。
大家纷纷见了礼,唐时玥穿着与乃兄一般的夹袍,也跟着执了晚辈之礼。
宁氏笑道:“好好好,都是好孩子。”
她含笑看过,叫大家坐了,又拉过霍祈阳来亲香,笑道:“这么点点大,居然就下场应试了,比你师父可强的多了,你师父六岁大的时候,还玩泥巴呢……”
许问渠无语的看天。
唐时嵘他们习惯了自家师父气定神闲的样子,见他这模样,纷纷忍笑。
宁氏又向唐时嵘道:“是嵘儿吧?”
唐时嵘急站起来应了,宁氏笑道:“怎么不叫你妹妹也来?我听三郎提过你家妹妹,叫玥儿是吧?最是个伶俐孩子……”
许问渠轻笑道:“阿娘,什么事儿能少的了她?”
唐时玥也起身笑道:“老夫人,玥儿失礼了。”一边行了个女子之礼。
宁氏吃惊的张大了嘴巴,然后拉过她来细看,连连的道:“我真是老眼昏花了!这分明就是个小娘子,我竟是没认出来!瞧这小模样儿长的,真真招人疼!”
她一迭声的吩咐人找衣裳出来,然后亲自牵着她的手去换。
第241章 许先生心里苦
唐时玥见她慈祥可亲,就笑着跟去了。
宁氏给她找了一件胡服,翻领、对襟、窄袖,飒爽飘逸,再把头发梳起来,挽了珠,垂了耳发,打扮起来,竟如美玉生晕一般。
一出来,唐俊琛就哟了一声,好歹顾及着在许家,没好意思多说。
许问渠也不由得注目良久,直到她笑吟吟的看过来,才一下子垂下了眼。
大家热热闹闹的用了饭,任东过来请示,唐时玥便吩咐他打发人先去租好宅院,打扫房间,置办东西,另外先请下洗衣和做饭的婆子,只留下两人听候使唤。
宁氏在后头,就见这小娘子负着只手站在院中,一句句的吩咐,哏儿也不打,干脆麻利极了,一看就是个能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