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慧双眉一挑,眉眼含嗔,风情无限:“我就要跟人说了,好叫你不能赖帐。”
明延帝笑着摇头。
晏时玥莫名觉得自己很多余,笑嘻嘻的说了几句就走了。
回去的路上,她忍不住笑了。
孟慧是真的聪明。
而且她从来不装白莲,她展现出来的,几乎就是真实的自己,不怎么掩饰,也不用担心崩人设。她真的是那种很智慧的女人,就好比现在,她都失落,孟慧她不失落么?
她肯定也失落,但最失落的,是明延帝。
哪怕明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但失落也是难免的。
所以孟慧就让他知道,这样她会很欢喜,她是需要他的,她喜欢这样的他。这对于明延帝这种性情中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安慰。
少年夫妻老来伴,所以真的不用太担心。
晏时玥回府就跟霍祈旌说了念书的事情。
不出所料,霍祈旌直接答应。
其实晏时玥对于上学,还真没有那么排斥,宫里教书的都是顶儿尖的才子,而且小孩子也是需要跟同龄人在一起的,只是一下子就去十天,嬷嬷还不能跟去,只能跟小太监,她有点不放心。
至于伴读,其实当年晏成渊就是明延帝的伴读,这相当于让他们培养自己的亲近势力,对他们自己,对伴读,都是好事。社会环境如此,只能入乡随俗。
但伴读要怎么挑呢?
晏时蘼是可以去的,其它人……家里的孩子都还小,四只小猫儿将来是好挑的,现在……
不止是她,四皇子也被承圣帝透了信儿,所以捷儿、振儿和饺子全都在挑伴读,整个长安城都在暗中使劲儿。
晏时玥这儿比他们还麻烦,毕竟其它人都有从小到大的小太监伺候,而饺子,一直没怎么跟太监接触过。
于是晏时玥进了宫,费尽心思的挑了几个平头正脸的,回来叫饺子挑,然后饺子挑了四个,给他们起名叫叶精、于勤、刑成、于思。
取自:“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行吧,晏时玥觉得这个儿子比她懂事儿多了。
搞定了太监,她就过去问了问孟敏,要不要晏时蘼进宫,是求一个恩典直接进去,还是以伴读的身份跟着饺子去。
第812章 三年不改父道
晏成渊十分干脆的点头:“去吧。就跟着饺子,不用单独求恩典。”
他跟孟敏道:“放心,出不了什么事。”
现在宫里没有了太后这尊大佛,又没有什么利益冲突,还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晏时玥回来,想了半天都觉得没什么头绪,就直接跟霍祈旌道:“我负责找太监,你负责找伴读好不好?”
霍祈旌笑看她一眼:“知道了。”他随手掐了一把她的耳垂:“等皇上和端亲王找完再说,有想来的,自己就会往咱们跟前儿凑,咱们挑几个就是。”
这个时候,各家也在斟酌。
不同于后世挑伴读会从奴才里头挑,大晏的伴读,大多都是挑沾亲带故的,所以多半出自宗室。
公主府通常是没资格去上书房念书的,晏时玥这种属于格外加恩,若是明延帝还在位,那她也是一条粗粗的金大腿,但明延帝偏偏禅位了,这就有点微妙了。
敦郡王有个孙子今年六岁,十分聪明,郡王妃因为在锦绣司赚了钱,一心想着把孙子送到福晏府去。
敦郡王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行,她那个孩子,去了就是个凑数的,你几时见有外姓人进过上书房?”
郡王妃有点犹豫:“但福晏不比别人,她向来风光。”
“那是以前!”敦郡王道:“太上皇那个脾气,疼你的时候怎么都成,自然由着她作,但现在……换了这一位,他自有妻子儿女,再疼也疼不到妹子身上去!你且等着看吧,这位啊……风光不了几日了。”
“那也不至于,”郡王妃还是想着这边好:“不是还有个词儿,叫三年不改父道?”
敦郡王乐了:“行啊,你还知道三年不改父道?”
他难得来了兴致,遥遥点了点她:“皇上当然不会明着对她不好,但你想想那位的脾气啊,叫太上皇惯的,一丁点委屈都受不得,敢跟皇上叫板,说跳脚就跳脚,但凡上头这位给一点冷遇,她能受得了?不发脾气才怪!不定哪会儿,皇上没了耐心,就闹崩了,难不成太上皇退都退了,还能再跳出来护着她不成?”
郡王妃一想也是,于是就道:“那就大皇子?”
敦郡王点了点头:“对,这位怎么着也能风光二十年,注押在他身上,准没错!”
于是敦郡王带着孩子进了趟宫。
但大皇子的伴读已经够了,便让他给二皇子揆儿当了伴读,也就是承圣帝的谪次子,与饺子同年,只小着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