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时玥十分佩服。
人家这才是敢为天下先!所以难道是她估计错误?原来在这个地方,真要努力一下也是可以建女学的?或者起码能在国子临太学之类的,弄个女子班?
可能归根到底,是她不够善良吧!还没做就退缩了。
晏时玥暗暗惭愧,一边问:“那你要见吗?”
皇后犹豫道:“回头跟你阿耶商量一下,你忘了当初五皇子那个侧妃了?你阿耶未必喜欢。”
谢眉弯归根到底只有一人,但女学却可以教化诸人,也不知人家费了多少工夫才能办起来,晏时玥觉得有点可惜,就道:“这么着,我先去看看。”
皇后想了想:“也行。”
晏时玥就换了男装,改了改模样,带着人去了。
这家书院的地址,其实还挺偏的,幸好一打听戚家书院,很多人都知道。
遥遥看过去青砖绿树,地方并不大,风景倒是挺不错。
离着很远,晏时玥就下了马,慢悠悠的走过去,看门前干净整洁,门外远远近近,有数辆马车等候,看起来都是小富之家。
看门的都是婆子,穿着干净簇新的夹袍,看着也是高高兴兴的。
晏时玥就上前搭话:“阿婆,您老贵姓?”
那婆子行了一个礼:“小郎君,可不敢当一个贵字,老婆子姓周。”
“周阿婆,”晏时玥道:“你给我讲讲这戚家书院的事儿呗?我想叫我阿姊过来学习。”
婆子道:“我们这书院是威家母女开的,当初戚老先生,一心想开个书院,却劳累交加,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的几个。戚夫人可是个大好人,前夫的几个孩子视如已出,并在灵堂发誓,终生不嫁……再之后,戚小娘便禀承父志,开了这家女学,起先也是没人来,后来戚小娘便说,可以收绣活,还管饭,才渐渐有人来了,来了,就知道戚小娘的好了,老婆子我,是从一开始就在这儿的,亲眼看着这边的学生啊,从无到有,日渐壮大,哎哟哟,戚小娘可是不容易啊……”
第791章 敬狗礼
婆子滔滔不绝。
不知为何,晏时玥总觉得有点古怪,感觉这位跟个景区讲解员似的。
正想再问时,便听云板一响,应该是下课了。
婆子赶紧推了他一把:“小娘君,快让开!夫人们要下学了!”
晏时玥便退开了数步,不一会儿,就见数个戴着帷帽的女子,鱼贯而出。
晏时玥讶然挑了挑眉。
这些人帽上的薄绢都十分厚重,最短的也过了腰臀,大多直覆到小腿,完全看不到面容,只能从衣着依稀辩认出,应该都是嫁过人的妇人。
本朝民风开化,再说就算在前朝,帷帽的垂网也大多只至颈,最长至肩,极少有这么长的。
而且这些人走动之间,肩不晃臂不摇,步子又小又碎,就好像那种宫里嬷嬷特训出来,专为拜见贵人的礼仪似的。
晏时玥心头浮上了一个可能。
她转身走开,一边悄声吩咐影卫:“查查这家书院都教什么,再查查这家人,到底怎么回事。”
影卫应命去了。
当天晚上,影卫就拿了一本册子过来,据说这就是戚家书院的主要教材,是戚夫人亲笔所书。
晏时玥接到手里,就见扉页上写着《女禁》二字。
晏时玥一皱眉,随手翻开,没看几页,就掷到了一边,怒道:“什么玩意儿!”
这不分明就是现代那种“女德班”的升级变态版?
神特么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神特么的血肉身心尽付君!出门不遮脸的就是不知羞耻,与男子说过话就是不贞洁,婆婆打骂是你做的不够好,还自创了“敬夫礼”、“敬公婆礼”甚至还有“敬姑礼”?!呵呵呵,就差个敬狗礼了,你夫君家的狗啊猪啊鸡啊也得行礼啊!不行礼岂不是不贤惠?
怪不得男人交口赞誉,送自家媳妇来呢,这特么能不赞誉么?都把男人给供起来了!
古传的女四书是《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但此时,有的还未面世,只有《女诫》和《女论语》,但《女论语》并不风行,所以真正约束女子言行的,只有一部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女诫》。
但,班昭属于那种有政治头脑的女性,她写《女诫》颇有几分投上所好的意思,推崇男权、巩固皇权……她自己娘家有人撑腰,在婚姻中需要“逆来顺受”的时候很少,居高临下,事不关已,当然可以写的花团锦簇。
但就算是她,也知道“夫不贤,则无以御妇。”也比她这个无条件无底线服从要好。
影卫禀道:“查了一下,这位戚夫人,生母不知,义母出身宫中,是先帝时宫里赐给明珠县主的教养嬷嬷,后来从善堂认养了一个义女,就是戚夫人,然后嫁给了戚纯良,是续弦,戚纯良小有资财,之前娶过两任妻子,但都早故,留下两子三女,只有戚云端是亲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