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老,这位小小年纪,就已经招了帝王和晏时玥的厌弃,再无出头之日。
对晏时玥来说,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她要上学了。
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她要念一个时辰的书……不管是许问渠、曲斯年、霍祈旌、霍祈阳,几乎家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当她的先生。
头一天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围过来看,跟看西洋景一样。
说真的,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个罚法对她真的是太恰当了,可是她要是胎穿的还好,偏偏不是,就相当于她已经有了一套极为完善的学术体系,如今又要学另一套。
苦不堪言。
两小只马上就快两岁了,有时候还跟着学。
顺便,她觉得她的记忆可能出现了偏差,她一直以为这个朝代已经有了三字经,但原来还没有,只有千字文。
其实许问渠教她估计也为难,因为她就属于半通的那一种,要是完全不通,从头教起就可以了,而她其实会很多有趣经典的,而又有很多基础的不会。
然后霍祈旌提议,“你就教她写奏折就可以,平时也只需要用这个,难不成皇上还能让她去考秀才么?”
第二天明延帝就派人传话:“一年之后,叫人取了县试到院试的题目让她试做,若不过,三个人一起罚!”
众人:“……”
嗯,看的出皇上很记仇了。
第731章 走到天下人前头
晏时玥是真的佩服明延帝,五体投地的那一种。
她最近天天进宫刷阿耶的好感度,经常看到明延帝看商部这两本书,趁他不备偷偷一翻,书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批注,写的还都挺对的。
这毅力,说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她觉得不用两个月,他不光通,估计都能教她了。
嘤嘤嘤嘤……好可怕有木有!
不怕天不怕地就怕读书人认真了。
就在这种气氛之中,一天天到了新年。
新年大宴之时,百官和命妇们看了好几幕皇家的奇景。
先是饺子年糕一对双生子,迈着小短腿儿,手牵着手进来,然后后头,晏时玥和霍祈旌也手牵着手进来了。
看着煞是喜人。
然后,太子和太子妃也携手而来,同样带了他们四岁的嫡长子和两岁多的嫡次子。
甚至于,明延帝和皇后,都带了他们三岁的双生子过来了。
此时,四皇子尚未回都城,四皇子妃是一人来的。
而五皇子一家子画风格外不同,五皇子走在前头,后头正妃郭氏和侧妃谢眉弯,挽着胳膊说笑,比亲姐妹还要亲。
今年的大宴是一家子坐一起的,晏时玥也总算不用跟霍祈旌分开坐了。
起先还好,蹈舞礼的时候,几个小孩子简直兴奋莫名,万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大人一起跳舞的场面,于是晏时玥直接把两小只放了出去,其它人跟上,一伙小屁孩儿一边乐的哈哈的,一边举着小手儿学人跳舞,挨挨挤挤的,场面可爱极了。
太后年纪大了,最喜欢看这种场面,直喜的合不拢嘴。
命妇也纷纷后悔没把孩子带来凑个趣儿。
这里头,就是太子的嫡长子捷儿最大,是一个非常俊秀温柔的小哥哥,饺子年糕几次摔倒,都是他给扶起来的,还一本正经的拍拍头安慰,瞧的上头明延帝也是龙颜大悦。
九十则十分霸道,谁挨过来就把人一把推开,也不管是谁。于是等跳完了之后,饺子年糕全聚到太子那边去了。
太子和太子妃就把人搂过来,手边有什么也就随手喂了,四个孩子一视同仁,一点不避讳。
旁人再看晏时玥两口子,就头对头说话去了,也没有把孩子抱回来的意思,心里暗暗稀罕,看来太子和福晏殿下之间,哪怕都穿了杏黄袍子,也真是一点嫌隙也没有。
过完年下了场大雪。大家都在家猫冬。
正月底,先是锦绣司的帐全都回来了,因为考虑到刚开始做,女人们又心细爱计较,所以目前是三个月一次分红。
赶上了年节,宋锦卖的不要太好,分红拿到了七成半,简直能称的上一次回本儿。
谢眉弯现在手上有不少人,一一打发人把银子送过去,收据拿回来,都城里的女人们都沸腾了,参与的一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未参与的……也忙不迭的想参与。
然后谢眉弯笑眯眯的拿出了另一版契书。
历史再一次重演。
创业期入股的,跟发展中入股的,待遇不一样!
女人们简直悔绿了肠子,可是锦绣司背后站着晏时玥,打理的又是五皇子侧妃,谁也不敢闹腾,只能按着新的契书签了,不签,她们怕之后更吃亏!
在现代社会,曾有个段子,说女人买了一手股票,花了不到一千块,能跟不同的人分别说上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