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岱被叫来的时候还有些不情愿, 给准妹夫递信, 他怎么都不觉不乐意。
“正事,哥要是不信可以拆开看看。”佟珍瑶放软了眼神,语带祈求。
鄂伦岱转过了头, 一把抽过信,“我、我看什么!你都说了正事, 谁要看你们的信!等着吧——”
虽然比较莫名, 但是胤褆收到哈哈珠子的消息, 下意识反应就是有正事,毕竟这家伙自从开始守孝,哪里给他递过一片纸,能让鄂伦岱来找人,一听不是什么私事, 佟珍瑶的特殊他也是知道的,这耽搁下去就是耽搁汗阿玛的事。
两个人见了面也不怎么寒暄,只把信交接了就各自离开。
胤褆拆了没有写任何东西的信封,就见到里面还套了一层信封, 上书——皇上敬启,瞬间觉得他真是料事如神,当即就塞进了袖子里匆匆忙忙往乾清宫赶。
“给大阿哥搬个椅子来——”
康熙见他递完了信没有要走的意思, 并没有表示什么,只自己看完了信。
“南洋……”
皱了皱眉, 康熙又左右一看,“太子呢?今儿怎么没过来?”
待太子匆匆赶来,康熙才把信给了两个儿子,“你们看看,我们这步棋该怎么走?”
胤褆心里一阵澎湃,他也能参与这样秘密的事了吗?
待他激动过后,却发现手抓了个空,因为这短暂的一点耽误,太子已经毫不谦让的拿起了信,只好等着太子看完放下一张,他才能开始看。
才看了几行,胤褆就忍不住了,“一年三熟!汗阿玛,这块地咱们得要!”
康熙看着他大儿子,表情微微有些苦恼,他怎么就教不好这个儿子?有说不要么?这样的不沉稳,眼看着快成家的人了。
“大哥看完再说吧。”胤礽看了一眼康熙的脸色。
信里说的可不只有好处,虽然有一年三熟这样的好事,但也有土人凶蛮和洋人勾结的障碍,加上佟格格补充的当地容易因炎热产生的疾病和体力流失,以及洋人对于南海的觊觎,这件事就很值得商榷了。
“经略自然是要经略的,我们的国土上尚且有挨饿受冻的百姓,这样的天然粮仓,没有放过的道理。”康熙先定下了基调,“只不过你们也看到了,南洋距离甚远,明明是船队里广为流传的事情,至今日,也没有任何人报上,想要控制住南洋,是很要花费力气的。”
胤礽皱起了眉,这就是问题所在,一个地方离京城越远,就越难以掌控,云贵以及两广之地,到如今也不是很受控,南洋就更远了。
但是信里还提到了到其他海域的通道,不拿住南洋,他们的船将来就难以走出去了,想想将来那些洋人的行径,他毫不怀疑洋人会把大清封锁在这一片海域,慢慢蚕食其中利益。
所以这南洋的势力,他们必须插一手,可如今实在是分不开精力去操持,要怎么处置才能合宜?
胤褆就没想那么多了,“咱们有水军啊!自己人在外面被欺负了,这还不算开战的理由吗?打啊汗阿玛!臣愿意做这个先锋,替汗阿玛在南洋开路——”
康熙锐利的眼神扫过去,其实这才是你想要的吧?不要以为你小子和佟家的天天讨论海船海事没人知道了!
不过看到他那清澈见底,完全看不见什么盘算的眼睛,康熙就泄了气,这还说什么?
但是仔细想想,这话倒是没有问题,不失为一个介入的好借口。
“水军另说,咱们的百姓在南洋毕竟势单力孤,远水救不了近火,若是他们屠戮百姓,我们就是去千次万次,这南洋的土地上,还是没有我们的人,你又要怎么办?”
胤礽斟酌道,“汗阿玛,几十人百人势单力孤,若是千人万人呢?既然儿臣听了一年三熟之地,仍不免失态,其他人听了焉能不动心?如今民间的造船也初见成效,将来海上的风帆只会更多,这粮食反哺本土,其实也不难。”
“孰人愿去?”康熙问道。
“肯定有人愿意啊!”胤褆理解完胤礽的思路,想也不想就说,“现在都能有船员在那里置地了,消息传开肯定有更多人愿意去,还用我们费心吗!”
康谢和胤礽对视了一眼,好像是他们想复杂了,这事的确是可以自发。
“倒也不错,只是布告百姓,就不能如此粗略了,南洋那边的情势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