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啊,老头子在这里求你一句,你可千万,千万不要放弃这些孩子……”
老人骨瘦如柴的手紧紧地抓住他,在那充满期待请求的目光下。宁钺轻轻地点了点头,“您放心,我不会放弃他们的。”
校长大笑,“好,好,好啊。”
学校给宁钺安排的是一间木质的瓦片房,空间很小,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橱柜几乎就占据了全部的空间。
窗子是用纸糊的,一打开就是学生们活动的院子,院子不大,覆盖着一层茵茵绿草。
学校简陋,没有教学楼也没有,更别提那些基本的例如篮球架乒乓球桌等运动设施。
教室是由村里赞助的,有些破旧的小平房。十几张课桌椅破破烂烂,桌面上坑坑洼洼,有些甚至直接破了一个大洞。
黑板不大,经久失修,板面也不够平整,给书写增加了很多难度。
班里的学生最大的十二三岁,最小的六七岁,却在上同一阶段的课程。学校只有目前两位老师——校长和宁钺。
宁钺坐在窗前,揉了揉眉心,想起了第一天来着村里的情况。
他拎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村里的路还是泥路,刚下过雨,湿漉漉,黏糊糊,路面还滑,一趟山路走得他心力交瘁。
走到村口,却发现老老少少几乎近百人站在那里等候,黝黑的皮肤,脸上却带着淳朴的笑容,眼里写着浓浓的高兴。
啪啪啪!
掌声雷鸣,宁钺一震。
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响起,“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宁钺愣住,老校长颤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出来在他面前停下,笑容激动,“宁老师,你真是我们村的救星啊!”
宁钺摇摇头,他哪里是什么救星,他只是一个躲进这桃源里的胆小鬼罢了。
第93章 说媒
近几日山中常下雨,宁钺住的房屋屋顶上有块瓦片碎了,一下雨屋子就会湿成一片,好在没有淋湿被褥,想来倒也值得庆幸。
今日终于迎来天晴,宁钺将屋子里的衣服拿出去晾干,村子里的人路过都会问一句,“宁老师,晒衣服呢!”
宁钺笑着点点头。
他曾经有过在山村支教的经历,这一次回来,他确实不想离开这个地方。
相较于城市里的生活,山里落后,教学环境更是不可相提并论。但是同样的,山里没有那些长枪短炮,村民也不会像那些人一样对他的私生活虎视眈眈。
他喜欢他们的淳朴,也放不下那群天真可爱的孩子。
宁钺批改完学生们今天交的作业,揉了揉酸痛肩膀,目光扫到桌上的手机。
山里信号不好,更别提拉网线,带过来的电脑在这里只能供大家平时看个已缓存的电影打发时间,而手机也几乎消失在他的日常生活中。
不过,也只是几乎。
宁钺捞起手机揣进兜里,换了一双方便在山里活动的胶鞋。
“宁老师,你要去哪啊?”
宁钺在小路上碰到了他的学生,房小庄今年十岁,身材有些偏胖,站在自家的院坝里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宁钺目光从他肩头的背篼掠过,落在他手里的刀上,笑了一下,“小庄,是打算去割猪草吗?”
“对。”房小庄点点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看了看他去的方向,问,“宁老师,你是要去信号塔那边吗?”
宁钺点头,“嗯。”
“正好,我也要去那边。”房小庄说,“宁老师,你路认不熟吧,我带你过去。”
宁钺没有拒绝,村里的路弯弯绕绕的,有人带着确实方便。
信号塔修在山顶上,山路难走,虽雨过天晴,可依旧滑的惊人,若非土生土长习惯了这种环境的人,几乎寸步难行。
“宁老师,你是要到山顶吗?”房小庄问,小小的眉头皱成一团,明显有些苦恼,“这路太滑了,你要上去的话太危险了。”
宁钺看着个子勉强到他胸口的小朋友一脸严肃地看着他,心里一阵好笑,“没事,我就在这附近就行。”
房小庄松了一口气,重新扬起笑容,挥了挥刀,“那行,宁老师,我去割猪草了!”
宁钺说,“嗯,去吧。”
山风吹动着衣摆,雨后的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泥土的气息。宁钺看着房小庄肩上的背篼一晃一晃地消失在视线里,从兜里掏出了手机。
宁钺按了一下,屏幕亮起来,手机昨晚刚冲满了电,因为一直搁在那里没动,现在仍是满格电,左上角的信号栏里总算变成了两格。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微信,一个白色的小圆圈转了好一会儿,小红点才蹦了出来,几十条信息,除却陈钰琪的问候,其余全是来自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