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应照我+番外(59)

作者:小锦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慈并不立刻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大将军此次计策似乎不太顺利?”

此时,荆韬已站在了沙盘旁边,注意到了谢慈用柳叶镖做的标记。

他盯着那些大大小小的村庄,有一瞬间,像是陷入了沉思。

谢慈“唔”了一声,从荆韬的身侧绕过:“让我猜一猜,您在路上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伏击,是吧?”

他不见得熟知兵法,但他是谢侯的血脉,好歹算是将门之后。

在谢家旧部的眼里,谢尚是北境的土皇帝,谢慈便相当于在外流落多年的土太子。

尽管多年不见显得生分,但终究是有情分在的。

只要他肯听,荆韬愿意和他论上几句。

“北鄂这次玩的挺大,可见也是饿狠了,听说了那些黄金,要钱不要命来的。我此番出营,在东北十里地外,遭了埋伏。北鄂的伏兵来的古怪,他们半只脚都踏进了国境,可一路上不仅没有惊动任何岗哨,甚至连山上的村民都没惊动,说神兵天降有点抬举他们,像是凭白从地里钻出来的泥鳅。”

荆韬说着,已经在沙盘上他们伏的地方插进了一枚鲜红的棋子。

“我们北境这些年军不好过,民也不好过,除了庄稼难种,饥一顿饱一顿,还有北鄂人时不时蝗虫过境似的抢掠,山上的百姓早已和我们打成一片,有吃有穿互相帮衬着。我们是他们的背靠,他们也是我们插在山里的眼睛。”

谢慈顺着荆韬插旗的方向看去。

那正好是一处地势险要的临渊之地,打伏击的好地方。正北、正南、正西三个方向,各有一处村庄,将之半包围在其中。

按道理,北鄂人在那里活动,是不大可能瞒过当地村民的。

谢慈状似寻常地问道:“怎么,这三个村子里都没人了?”

荆韬立刻否认:“怎么可能,这仨可是大村,根据下头报上来的黄册,这三个村子加起来能有千数人左右。”

谢慈:“活的?”

荆韬:“当然,死人是要从黄册上除名的。”

三个村子。

近千人。

全都合上了。

谢慈闭了下眼睛。

芙蕖猛地站起身上前一步。

荆韬何等敏锐,觉出了他们的神情异常,道:“小侯爷,你来北境,到底是为了什么?”

神凫早已换完了战甲,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钻进帐里旁听。

听荆韬推算出谢慈来此别有目的时,又炸起了一身的警惕和敌意。

事到如今,差不多该和盘托出了。

谢慈道:“我来,为一桩两年前的旧案。”

荆韬请他入座详谈,既要提公事,就不好再顾念私情了。

谢慈:“两年前的秋冬之交,北境点了一次烽火台。”

荆韬道:“北鄂人那年死了老首领,新主刚上位急着扬威,想撞一撞我们这块石头,自不量力罢了。”

谢慈:“朝廷装模作样派了陈王世子和两万兵马来支援。”

荆韬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表情颇有些一言难尽:“你也知那是装模作样,我这地儿庙小,伺候不了那两万金尊玉贵的世家兵,他们连山都没进,扎营在山脚下,美酒女人作陪,夜夜笙歌……我好歹才拴住我手底下这帮小子们,没当场造反。”

谢慈一层一层的梳理当时的情况,道:“拘当年呈进朝廷的战报,陈王世子带兵在北境外,剿灭了北鄂的一队主力骑兵,堪称用兵如神,凭一己之力,扭转我军败势,力挽狂澜。”

荆韬挥手:“我没写过这样的战报。”

北境全军都归他统筹,哪怕是陈王世子也不能例外。

他说没写过,谢慈相信。

谢慈道:“但是战报上盖着您的印呢。”

荆韬:“他还有胆子伪造本将军的印信?”

那有什么不敢的。

他更畜生的事都敢做。

谢慈眼下要立刻确认一件事情:“陈王世子真的亲往战场?剿灭了敌军主力骑兵并割下他们的头颅?”

荆韬在他的注视中,缓缓点头:“是。”

神凫终于忍不住了,插嘴道——“什么主力骑兵啊,亏他有脸!当年主力骑兵尽数被大将军牵制在沧水塞内,陈王世子不过是闲着没事漫山溜达时,偶然撞见了一小撮试图偷袭我们粮仓的杂碎,他两万人打一千人,事后也好意思彪炳自己?”

神凫这次秃噜出嘴的话,倒是令人觉得十分痛快悦耳。

荆韬抬手制止神凫乱插话,问:“当年的事有问题?”

谢慈回头看向芙蕖,招了招手:“证人,把你知道的,说与大将军听听。”

霎时间,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芙蕖。

芙蕖上前几步,走到正中央,说:“两年前,陈王世子那笔战功,名不副实。他根本就没有撞上北鄂的骑兵,他砍下的一千人头,是屠了北境的三个村庄的百姓。他用北境平民百姓的血,铺就了自己的功绩。两年了,他人在燕京城里逍遥,可北境同胞的冤魂恐怕还未得到安息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