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应照我+番外(230)

作者:小锦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慈走这一步棋的时候,不可能预料不到后果。

他还嫌钓出来的鱼不够多,蛰伏在暗处,期盼着再来点。

苏戎桂道:“据臣所探知,两日前,谢慈携侍女从扬州别院出发,车行已至京郊,日落之前必会抵达内城,城防营的人会在城门等候,传皇上的旨意,宣谢慈进宫觐见。皇上与谢慈君臣情深,可不必露面,以免徒增伤心,有人会替皇上诛杀佞臣的。”

一切仿佛都已安排妥当。

城防营魏提督到了朝晖殿门前,却不请见,只是沉默的守在外面。

苏戎桂年老如风烛残年,仍然稳稳的跪在殿中,不肯起身。

他似乎也是真的以为自己没错。

谢慈侧头对芙蕖打了个手势,指了一下窗外,意思是想去透气。

凭借谢慈的伸手,揽着芙蕖的腰身,轻易便避开外面的耳目,翻到了朝晖殿的房顶上,坐于屋脊,俯瞰整个皇城的巍峨。

终于有了说话的地方。

芙蕖面色凝重道:“霍指挥使只带了二十几人,是在危急时刻护驾保护皇上安全的。”

谢慈道:“燕京里,没几个不想让我死的。”

他倒是最自己认知很清晰。

谢慈望着朝晖殿西边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说:“霍春雷固然也想让我死,好还燕京一个清净,但他更想阻止这场杀戮。他们大多数人与苏戎桂的想法其实是一致的,一下子查抄斩杀数百名官员不是件小事,需要慎重考虑,需要平衡朝局,更需要稳定民心。霍春雷以为他坐镇在朝晖殿,便可劝服住我,震慑住逼宫的人,呵……他确实有这个本事,但是我不给他这个机会。”

谢慈让芙蕖端给霍春雷的那杯茶中下了泻药。

他这一时半会只能呆在草房里了。

谢慈忽然问芙蕖:“你怎么想?”

芙蕖几乎不用考虑:“我自然是和你一般的想法,狠一狠心,彻底剜掉腐肉,也就一时之痛,可软一软心肠,钝刀子割肉,不仅没完没了,还清不干净。”

谢慈低头笑了。

芙蕖:“怎么,我说的不对?”

谢慈道:“对,也不对。”

芙蕖:“那你说罢,我不说了。”

谢慈说:“倘若我还有大把的阳寿可以挥霍,当然首选也是徐徐图之,但可惜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有万一……我不想我一生机关算尽,末了只是不痛不痒的刮下一层皮,什么也改变不了。”

芙蕖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能坦然说出这样的话,便是身体不能再拖下去了。

今日这场拉锯,输赢不在于他的生死,而在于他是否能如愿。

第111章

芙蕖有一件想不明白的事,她始终还在挂念着季博远的名字。

内阁首辅,闹这么大动静,他依然能在家里坐得住吗?

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无论干净的不干净的,与此有关的无关的,几乎人人知情,胆大的还在衙门中到处打听听消息,胆小的索性闭门不出静候终局。

倒是有一人,还驾着车,在街上不紧不慢溜达。

驸马栾深站在望楼上,望见宫门前的侍卫换了一批又一批,最终被城防营的兵马接管,他缓步下了楼,登上车又往另一个方向去。

首辅季博远到底病隐了多久,已经有些模糊了。

反正估算是谢慈入阁前后,怎么也有七年了。

栾深不是第一个来拜访季首辅的人,但却是第一个被季首辅放进门的人。

年逾花甲的季博远在书房里接待了栾深。

栾深望着他老人家斑驳的双鬓,说:“时光经不起磋磨,犹记当年在春耕茶亭听老师讲学时,您还身康体健。”

季博远的精神是不太好,眼下淡淡的青黑遮不住,眼睛里也少了许多当年矍铄的光。但他心情不错,甚至哈哈一笑,打趣道:“难道老夫现在看上去身不康,体不健了吗?”

栾深立刻站起身告罪:“是学生口无遮拦。”

季博远点了点他:“是你太拘束了。”

下人上了茶,栾深复又坐下,说:“昨夜,老师您接了学生遣人送来的信,是以学生今日才斗胆前来叨扰。”

昨日的栾深是个例外。

季博远在病隐的这几年,不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来许多旧友的拜帖与书信都拒之门外了。

栾深仍旧有些拘谨。

季博远说:“老夫耳聪目明着呢,外面发生了什么,我都一清二楚。”

栾深是个通透的人:“老师既然肯见我,想必没有袖手旁观的打算。”

季博远:“那你几日上门,是有别的话要说了。”

栾深道:“有几个问题,学生似乎把自己圈住了,想请老师解惑。”

季博远:“讲吧。”

栾深便不再委婉,直言问道:“敢问老师,假若朝廷重新洗牌,官员罢免震动,国中可有后继之才,能稳住民生朝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