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熙曾在青涩之年和金愿谈论爱情美好的祈愿,那时候她在看一本南宋的诗集,叫作《石湖居士诗集》,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本杂言乐府,范成大号石湖居士,所以这本诗集叫石湖居士诗集。
里面有一首七言诗赵明熙十分喜爱——《车遥遥篇》。
车遥遥篇
(宋代·范成大)
车遥遥,
马憧憬。
君游东山东复东,
安得奋飞逐西风。
愿我如星君如月,
夜夜流光相皎洁。
月暂晦,
星常明。
留明待月复,
三五共盈盈。
这首诗写别离相思,在简短的篇幅中步步深入地刻画了女子对丈夫的刻骨思念,对未来的深沉忧虑和热切期望,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人们在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上的命运和理想。这首诗构思新颖奇特,比喻贴切生动,最后两句进一步翻空出奇,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巧思的追求。
而赵明熙喜欢这首诗,喜欢的则是这首诗通过少女对视觉上影与形韵相互关系的联想比喻,表达了她愿与情郎如形影而不离的愿望,别致地反映出少女那多情、灵秀的情怀,新颖、独特。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这也是赵明熙心里完美的爱情。
青涩不懂情爱,赵明熙曾在金愿面前扬言:“我从不试图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来。”
她曾经试图摘过傅宁远那颗月亮,最后发现他至多算是一颗亮眼的行星。
月亮是什么?
是诗仙李白笔下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怀疑那是瑶台仙境;是唐代宰相诗人、文章四友之一的李峤笔下的“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言月亮之清寒;是盛唐山水派诗人代表、和孟浩然合称“王孟”的王维笔下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遗憾人间只有这轮明月相伴作知己;是“孤篇盖全唐”的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笔下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被誉为“岭南第一人”的张九龄笔下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样的波澜壮阔,和谢灵运笔下的“池塘生春草,明月照积雪”、谢眺的“大江流日夜,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是世世代代多少文人墨客心里的丹桂、婵娟。
可他是路易林,关月亮什么事?
在我望向你的瞬间,
我看到了星光漫天,
洒向我内心荒芜的空地,
洒向我无人问津的阴面,
洒向我那块凛冽的冰心。
我想要送你皎洁一片,
可你就是月亮。
你是那颗生在多少诗人心中的圆月,
为什么独独照在我一个人的身上?
我想要送你皎洁一片,可你就是月亮。
路易林。
你不就是那颗奔我而来的月亮嘛?
第33章 不得不要
赵明熙细数了每一回在“苏一”见到路易林的时候, 不论他身边是人头攒动还是门庭冷落,他面前的酒杯,好像永远都是空的。
赵明熙提出自己的疑问:“路易林, 你是不是有什么高血压或者冠心病?我记得那次庄裕给你们炫耀那两块玉的时候, 在“苏一”,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有酒杯,好像单单就你面前没有。”
路易林蓦然一愣,“你那时候就观察我观察得这么仔细?”
赵明熙偏头继续往嘴里扒饭,突然又放下筷子侧过身去重新看着他:“也不对啊,之前我们一起摇筛子玩儿真心话大冒险的时候,我看你抢我的那杯酒喝的挺干脆利落。”
路易林眨眨眼,虽感觉在赵明熙父母面前说话应当注意,可还是不禁想问清楚那天的问题。
“那天那个问题,当真有那么难回答吗?” 他突然扭头对着她嘟起嘴来,虽然快速地只一瞬间收起动作。
赵明熙忍俊不禁,给路易林夹菜来调节刚才诡异的几秒钟气氛。
白枫见她把一整只大闸蟹直接夹进路易林碗里,刚伸过去也准备夹一只的筷子停在半空中:“以为你今天中午在外面吃,所以我螃蟹只蒸了两只,本来嘛见你回来了, 你爸那只让出来给你的, 结果你倒好,胳膊肘拐得挺快。”
路易林笑, 露出一整排洁净整齐的牙齿,把那只螃蟹又夹回给赵明熙:“你吃吧,我胃寒吃不得海鲜。”
赵明熙没有再推让, 解了螃蟹上绑着的绳子拿剪刀去剪开将其分成两半,又试探着将其中一半往路易林那边递了递:“你真不吃?不是编的幌子省给我吃的吧?”
赵午阳看了眼两人之间的暗涌, 开口:“这大闸蟹属于河蟹,不是海里的螃蟹,算不得海鲜。不过你要是胃不好,那尽量也还是不要吃,螃蟹都是性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