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算计和利益。
第32章
阳光下,玻璃彩窗的光影落在温书年身上,空中是漂浮的金色尘埃。
而在温书年身后,圣母像雕塑静静注视着教堂里的信徒,面容温和。
信徒在神圣的教堂里进行忏悔,请求宽恕。
池关笙望着温书年的面孔,眼中情绪变得复杂,就像是在看着池念。
向池念忏悔,得到救赎。
“是啊。”池关笙突然浑身轻松起来。
这个沉重的秘密背负了四年,直到今天在温书年面前终于得到解脱。
池念会原谅他的。
“那你呢?”池关笙好奇询问,“你有过后悔吗?”
“后悔?”温书年的声音带着漫不经心,转过身,仰头望着圣母雕塑,“有很多后悔的事情。”
教堂里静默几秒,温书年并没有深入这个话题,收回视线,轻描淡写带过去:“都已经过去了,后悔也没什么用。”
“是没用。”池关笙发出一声短促低笑,从口袋拿出烟盒。
烟瘾突然犯了,池关笙起身来到外面,点了烟。
温书年也从教堂里出来了,朝草坪上望去,远远看到了拍摄团队,还在工作中。
现场拍摄顺利,温书年没在马场这边停留太久,准备回去。
“我送你。”池关笙发出邀请。
温书年应下,直到上车之后,才发现池关笙没有带司机,是池关笙亲自开车。
“池董来给我当司机,我的荣幸。”
前排驾驶座,池关笙打了下方向盘,笑着:“你要是喜欢,下次还给你当司机也不是不行。”
温书年实在是和池念长得太像,靠着这样一张脸,在池关笙这里得到特权。
池关笙给温书年当了一回司机,送到公司楼下。
在温书年下车前,池关笙调侃:“小年,你要不考虑来我们公司算了。”
在说这话时,池关笙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
也许是难得遇见一个和池念这样相似的人,想要把人留在身边好好盯着。
什么都不用做,就只要看着那张脸,心情就能平和下来,减淡愧疚。
后排座位,温书年只是对池关笙笑了下,并没有正面答复,随即关上车门离开,回到公司。
*
傍晚,温书年打卡下班。
时间还早,温书年没有回公寓,而是去了一趟海城一中。
正好是晚餐时间,校园里一片热闹,穿着校服的高中生在校道上来来往往。
而在海城一中对面,有一条出了名的美食街。
温书年转身进到美食街,打量着两边的店铺,慢慢朝里面逛去,直到来到一家面馆前,停下脚步。
面馆不大,温书年进去的时候,看到老板娘在里面忙碌。
老板娘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系着围裙,在桌子后面包馄饨。
看到有客人进来,老板娘放下馄饨皮,擦了擦手,起身问道:“要吃什么?”
墙上贴得有价格表,温书年仰头看着菜单,可能因为是开在学校对面,价格都比较平价,比市中心的物价要便宜。
“一碗招牌面。”
“好嘞。”老板娘应下,转身掀起旁边的帘子,朝里面喊了一声:“客人来了,你还在里面修什么咯?”
帘子后面连接着杂物间,一个中年男人蹲在地上修电风扇,起身擦了下汗,说:“绵绵不是要放假回来了吗?电风扇都坏了。”
老板娘又念叨了几句,催着中年男人去洗手,然后招呼客人。
温书年独自坐在角落位置,抬头时,注意到收银台后面的柜子上放着一个相框。
照片里是一家四口的合照,父母带着两个孩子,是一对龙凤胎。
照片上的龙凤胎看起来年纪不大,估计也就高中生,应该是以前拍的了。
而在相框旁边放着一个校徽,是海城大学的标志。
温书年的视线停留在那个校徽上,直到老板将做好的招牌面端过来,这才收回视线。
在店里吃了一碗面,温书年出来时,顺路到旁边的水果摊买东西。
水果摊的摊主很热情,看到温书年打扮年轻,以为是大学生,问:“你是海城大学的?”
海城大学的老校区离这边不远,经常有大学生跑到一中这边的美食街买东西。
“不是。”温书年将挑好的草莓放进篮子里,不经意闲聊:“隔壁面馆的女儿也是海城大学的。”
“哦,隔壁店啊。”摊主点点头,“他们家小孩是考到海城大学了,成绩好。”
旁边烧烤摊老板听到对话,忍不住补了句:“大的成绩也好。”
“大的是聪明,可惜了……”摊主感慨一句,将篮子里的草莓装进袋子里称好重量,随即递给温书年。
都是街坊邻居,只要哪家稍微出了一点事,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