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双手背在身后,仰头看天:“有几个。我跟他们保证了,等他们成年后,或者能在家里做主时,就让他们把小狗领回去。”
沈书黎没再说话,只是脸上不自觉地,漾开了浅浅的笑意,很温柔。
周进:“听我讲这些,会不会很无聊?”
沈书黎语气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疏离了:“不会,很有意思,觉得,很温暖。”
心脏都好像被春风亲吻了,柔软得一塌糊涂,比这绝美的风景,还要治愈人心。
世界上有人在默默努力着,释放着善意和温暖,是件幸运的事。
周进轻笑:“那我们算是朋友了吧?下次你再来,我给你讲点别的。”
第4章
沈书黎浅笑:“好。”
周进眼底露出惊讶。
本来是玩笑话,沈书黎竟然答应了?
他有些欣喜。
沈书黎似乎不像之前那样排斥他了,他们似乎……熟了一点。
两人又一齐往回走,走回了农场门口的大马路上。
在路边等了会儿,却不见车来。
又过了片刻,沈书黎接到电话,司机说路上出了点事儿,要晚点。
周进不动声色地弯了弯唇:“去农场坐会儿吧。”
沈书黎的腿受过重伤,长久的站立,早就有些酸痛了:“好。”
两人没有进屋,只是在房子前的长椅上坐下。
见气氛回落,周进又找话题说:“上回我给你的信,你看了吗。”
沈书黎诚实道:“没有。”
那封信,他本来想扔了的,反正也不会看。
但又感觉不太礼貌,就只是收了起来。
周进哑然,沉默片刻:“里面写了重要的东西,希望你能看看。”
沈书黎:“有关什么的?”
周进想了想,斟酌着说:“有关我的。也有关于你,对你会有帮助的。”
书里,原主能一次求婚成功,是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在的,他已经在信里写明了。
第一次见面时,周进怕自己紧张,表述不清楚,又想着对方可能没有耐心跟他聊天,所以才选择了写信。
他有一定把握,等沈书黎看完那封信,就很大可能会同意跟他结婚。
沈书黎不说话了,既没说他会看,也没说他不会看。
周进没有追问。
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那么亲近,问得太多太紧,会招致人反感。
好不容易变得融洽的气氛,他不想就这么毁掉。
恰巧这时,一阵汽车的鸣笛声响起。
沈书黎:“谢谢招待,我先走了。”
周进送他上了车。
等车子开动,沈书黎拿起手机,把周进的微信备注,由原来的‘果园买主’,改成了‘人好但有点木的糙汉’。
又不自觉浅笑起来。
好久,都没有跟人这么放松地打交道了。
车上,沈书黎小睡了会儿。
回到家后,他把果园的买卖合同放进卧室的抽屉,拉开抽屉,却一眼看见那封周进送的信。
写的什么?
这年头,已经很少会有人写信了。
沈书黎想起周进说过的话,突然有一股冲动,让他想打开信看看。
但又觉得,看了不就是默认,他有跟对方结婚的想法?
沈书黎已经摸到信封的手,又猛地缩回来。
他坐在床头,凝视着那个信封,足足五分钟。
最后深吸一口气,一把捞起来拆了。
难得有点好奇心。
他悄咪咪的,不被人发现他看了信,那他就是没看。
—
几天过去。
周进一直挂心着一件事——那封信,沈书黎到底看没看?
这个问题,他纠结好几天了。
期间,周进借着果园的事儿,在微信上找沈书黎聊了聊,顺口问了一句信的事儿,却被沈书黎搪塞了过去。
而且沈书黎表现得极其冷淡,基本只回复‘嗯’、‘好’两个字。
他这是被冷处理了?
周进有些无奈,又想不太明白。
明明那天,他们相处的气氛那么好。
还以为已经是朋友了呢。
周进不敢再贸然给沈书黎发消息。
沈书黎是个社交距离感很强的人,频繁去打扰他,会造成负面印象。
万一被拉黑删除怎么办?
但就这么不痛不痒地,恢复成陌生人的相处模式,又觉得好可惜。
好不容易拉近距离的……
周进头一回这么烦恼。
又是一个周末,周进的一个小习惯就是,爱在周末研究新的菜谱。
别人都觉得,做饭是一件繁琐且无聊的事,周进却认为,做饭的过程,特别治愈放松,能让他变得平静。
像是做了一场灵魂的按摩。
但因为家里是用的柴灶,一个人做饭还要看火加柴,容易手忙脚乱,所以周末他研究新菜,都是借用的徐立家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