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给徐立家,一条留着自家吃。
还有一条呢?
他几乎下意识就想到了沈书黎。
于是第二天,周进提前给沈书黎发了消息,把鱼用水桶装好,骑着三轮车去了沈家。
没杀,主要觉得现杀的鱼会新鲜些。
他想让沈书黎吃新鲜的。
沈书黎看他吭哧吭哧地把水桶帮他搬进家,觉得这人是有些傻气在身上的。
直接宰了,拎着鱼肉来,不比运活鱼省事儿?
从农场到沈家还挺远的,一路上路面又不平整,专门用水桶运,太费事儿了。
把鱼放好,周进洗了下手,邀请说:“要一起走走吗?”
沈书黎看了眼晴朗的天:“好。”
周进不动声色地弯了下唇。
现在已经能这么轻易就约到沈书黎,说明他们的关系在进步。
小镇的午后,安详宁静,温暖的阳光透过路旁大树的碎叶,打在马路上,斑斑点点的,风一吹就随着叶子一起摇晃,让人看着就觉得心头舒坦。
一路上碰见几个人,都热络地朝周进打着招呼,亲切地称呼他小周。
沈书黎再次惊讶于这个人的亲和力。
分明长得一脸凶相,却神奇地能让几乎每个人都喜欢他。
这是什么魔法吗?
路过一家超市时,周进进去买了两瓶水,沈书黎就在外面等着。
但他的视线却一直没离开过男人。
他看到,周进买完水后,超市的服务员给他找零,周进接过,点了下头,说了句谢谢。
那句谢谢,那么自然,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
沈书黎心头微动。
这个小细节,有一点打动他。
他并不是觉得,周进说句谢谢,有多么伟大,多么出众。
而是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伪装,那往往会在大事上装一装,比如那次果园事件,狗咬了人的事儿。
因为事情越大,人越能判断是非,往往知道大众的正面道德价值观在哪个方向。
所以要伪装自己,也就越容易。
反而是一些小事的细节上装不了。
因为习惯成自然,人会潜意识觉得,这些小事不重要,于是保持着一种松弛感,或者他根本不清楚,在小事上,一个善良的好人会怎么做。
所以更容易本性暴露。
这个小发现,让沈书黎更加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周进他本身就是一个人品好的人,他的好,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他无需伪装。
沈书黎说不明地松了口气。
但很快他神经又绷紧了。
因为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声音:他很好,选择他吧,不会选错的
第9章
沈书黎还在天人交战,周进买完水出来了,递给他一瓶:“要不先回去吧,这个天中午还是有点热。”
他倒是无所谓,经常顶着大太阳干活,习惯了。
主要是沈书黎脸都晒得有点红了,怕他会受不了。
沈书黎点点头,于是两人又往回走。
到了沈家门口时,突然看见周进的三轮车旁,有一个老人,正拎着一个破旧的小桶,用灰扑扑的烂帕子,擦着周进的那辆破三轮。
两人停住脚,对视一眼,又都从对方眼里捕捉到了疑惑。
沈书黎:“你认识?”
周进:“……不认识。”
两人走过去,站在三轮车旁,那个老人看到他们了,却没停手。
他狗搂着身子,像树皮一样皱巴巴的手,捏着块帕子,依旧仔仔细细地擦着三轮车。
原本沾了很多泥垢的轮子、车身,都被擦得朴素干净。
甚至比老人的衣服还要干净。
周进和沈书黎沉默地等着。
片刻后,老人终于擦完了,他拎着小桶,脚步蹒跚,颤巍巍地走到他们面前。
浑浊苍老的眼珠子,犹犹豫豫,难堪却又带着点期待地看向他们。
沈书黎没懂他什么意思。
老人等了一会儿后,那双眸子逐渐暗淡,最后失落地转身走了。
但这时,周进突然从兜里掏出几十块钱,快步追上去,塞给了他。
老人眼里亮起惊讶又欣喜的光,他拼命摇摇头,从几十块里抽出了五块留下,然后把其他钱硬塞给了周进。
看周进收下,他才安心地离开。
那个苍老的背影,让人莫名看出了几分幸福的满足。
沈书黎却注意到了,刚才周进又偷偷地,把那几十块钱塞进了老人的口袋。
沈书黎不解:“他是擦车的?”
周进:“不是。是个可怜的老人。无儿无女,还又聋又哑。”
之前来镇上收狗,听说过这个古怪的孤寡老人,但这也是他头回见到,所以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沈书黎:“那他为什么帮你擦车?你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