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承这次进京是为了进崇山书院,打算为明年的秋闱做准备,虽说崇山书院作为大雍最负盛名的书院不是那么好进的,但对于盐商柳家来说没有什么门是银钱砸不开的。
他在武阳郡拜访好友,出发时就是从武阳郡码头出发的,行船两日在交界口碰见殷峥他们遇见水匪,一般人遇见这种情况都是远远的避开,偏他胆子大又热心肠,想看看能不能救几个人,躲在一旁在看见水匪跳走后就连忙指挥人划船靠近。
救了人后就下意识认为人是和自己同路的,一路就把人带着来到了京城。
殷峥头受了伤又遇上发热,本就极少生病的他这突然生病,好得比寻常人要慢上许多。
这一路上养病的同时又在养伤,再加上他本就极少出远门,就没注意这路程有点不对劲。
双方无言以对,大眼瞪小眼,一人瞪不赢他们三人加一头鹿的柳敬承低头认错,听说殷峥原本是要去武阳郡试试看能不能进青山书院的他很是愧疚。
这一来一回就要费上一个月,现在就算回去也错过了青山书院的招生试。
柳家虽然有钱,但若在官场没有自己人,那也只是人家的钱袋子,不过好在柳家的女儿都嫁得好,有她们在其中牵线,柳家在官场的人脉倒是不错。
不过这些年来柳家也不全是考这些人脉,他们自己也没少培养弟子往官场上输送,数年下来倒也是稳稳当当的走到现在,成了大雍盐商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柳敬承就是柳家这一代往官场输送的人之一,其实他读书的天赋不算很好,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还是被族里选中了。
也就是因此,他以往隔上一段时间就会来京城待上几年,就是为了多结交一些权贵子弟。
不过由于他并不是主支那一脉的,真正的权贵子弟根本看不上他这个柳家旁支,所以他结交的是一群在外人看来的纨绔子弟。
所以他们要是知道自己闹了这么个笑话,那些牲口肯定会大肆嘲笑,说不定还会有那么两个不做人的特意跑去告诉族兄。
想到那个场景,他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不行,绝对不能让族兄知道!
柳敬承一咬牙,砸,砸钱他都要将殷峥砸进书院,崇山书院不行就松阳书院,松阳不行就青莲,青莲不行就盛才,他还不信他砸不进去了!
殷峥头一次从皎皎外的人身上感觉到无奈,不过来都来了还能怎么办?
现在返回去也来不及了,总不能收拾收拾回李家村吧!
无奈之下只能先去京城看着办。
一行人坐上马车往京城的方向去,这里离京城还有半日的路程。
马车上的秦棉棉后知后觉自己家就在京城,自己可以回家了,当即兴奋得在马车里抱着皎皎又哭又跳。
知道棉棉可以回家了,皎皎也高兴,另外怀之叔叔也在京城,加上这点皎皎就更高兴了。
往京城去的一路上不断有人向行走在马车旁的呦呦投来视线。
“这是不是传言中的那头神鹿啊?”
“就是那使水匪主动撤退,暴雨停歇,让汹涌的江水平静,还让大鱼将落水的人驼上来的神鹿?!”
“听说那神鹿比一般的鹿大上许多,还通体浑白十分通人性。”
“可不就是这头鹿嘛,这全都对上了!”
没听到这些窃窃私语的殷峥和皎皎不知道,因为那天江面上的事,呦呦神鹿的名声几乎要传遍了大雍,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马车在酉时进了城,进城时城门的官兵查看路引时,止不住地将目光放到一旁的呦呦身上。
进了城门,上了石板路,京城繁华的气息扑面而来,趴在窗户边的皎皎看得目不转睛,新奇得不行。
一路上,不断的有人将视线投放到呦呦身上,对此皎皎等人毫无知觉。
马车渐渐停下,却是到了柳家在京城的宅院。
第174章
皎皎被爸爸抱着从马车上下来,一眼就望见了门口的两座石狮子和门前守着的四位家丁。
皎皎看着那石狮子,漆黑的眼睛亮亮的,带着些许新奇,像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么个大家伙放在门口一样。
家丁见到柳敬承回来连忙迎上前来:“三少爷,得知你要回来,大少爷早早吩咐了下人打扫了院子,今日原本想去接你,只是二少爷在学院闹出了点事,大少爷去解决了。”
闻言,柳敬承不仅没有不满,反而心里还松了口气。
大少爷是他的族兄,主支嫡出,一个从出生就像是个被剔除了所有感情的人,绝对的理智,在他眼里所有的一切都得按照规矩来,族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很怵他。
按理说他这样的人不适合官场,但偏偏在某些时候他又有种说不出来的圆滑,总之是一个很重规矩但又不拘手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