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皎皎帮自己说话,秦棉棉嘴角没忍住往上翘了翘。
殷峥心里哑然:“嗯,也不打棉棉。”
松了口气的皎皎埋头在爸爸怀里,悄悄探头看向被婶婶们一路打着回家的铁蛋他们,心有余悸的小声道:“婶婶们好凶。”
转眼就到了年关,家家户户都开始忙活起来,第一次操办过年的殷峥很是严谨地按照老王氏教给他的做,在腊月二十四那天将房子里里外外都扫了一遍,二十六那天把猪肉炖上,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这天,天空又下起了雪,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将整天地都覆上一洁净的白。
灶房里,殷峥正忙着揉面蒸馒头。
皎皎也在灶房里,此时正站在凳子上挽着袖子,白嫩的小胳膊用着劲的帮爸爸把揉好的面团搓成一长条,再用竹片给切成一个个小剂子。
皎皎切得很认真,每一个都要用小手比一比,确定和自己的小手一样大了再下竹片切。
今年闹灾,村里人平时大多蒸的都是黑面馒头,黑面蒸出来的馒头没有白面来的暄软,还很噎人,不过想着过年了家里小娃都盼着吃点好的,大多数人家还是咬牙舀了两瓢白面混进黑面里。
殷峥养皎皎一向养得精细,家里买的都是白面,昨日发面时用的全是白面。
“爸爸。”皎皎仰头眼睛亮亮地看向爸爸:“切完啦!”
殷峥看了眼切的大小一样,还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剂子,伸手将皎皎小脸蛋上的面粉给抹掉,夸道:“嗯,做得很好。”
被夸了的皎皎弯了下眼眸:“爸爸做的也好。”
殷峥翘了下嘴角,将剂子放进蒸笼,带着皎皎将小手洗干净,帮他把袖子放下来,就抱着他出了灶房往屋里走去。
屋里秦棉棉正在写对联,皎皎和殷峥进来时他正好写完最后一份,正放在炕桌上等着墨干。
皎皎看了看他写的对联,发现并没有呦呦小屋的后,就自己拿笔给呦呦的小屋写了一副对联,不过字是他写的,对联是秦棉棉想的。
自从天逐渐冷下来后,殷峥也给皎皎养的呦呦搭建了一个小木屋,皎皎写的春联就是打算贴在这小屋上。
皎皎人小,写出来的字软绵无力,但是又特别喜欢写字,每天都很是认真地端坐在炕桌前练着大字。
秦棉棉写对联时想到这点,故意留着呦呦的小屋等皎皎来写,反正又不用给外人看,字软绵一点就软绵一点。
除夕这天,皎皎和爸爸还有棉棉、呦呦把春联用浆糊粘上,然后捂着耳朵看殷峥把爆竹点燃,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腊月三十的年夜饭在皎皎和秦棉棉的期待中端上了桌。
清蒸鱼,菘菜炖猪肉,红烧兔子肉,烧鸡,蒸鸡蛋,野菜汤,冬天没青菜,桌上的全是荤菜就只有野菜汤一个素菜。
皎皎还不怎么会用筷子,殷峥夹菜喂给他,他就自己用羹匙勺满满一勺饭进嘴里,吃得腮帮鼓鼓的像是只囤食的小松鼠。
吃过了年夜饭,接着便是守岁。
秦棉棉和呦呦都待在皎皎和殷峥这屋守岁,呦呦不能上炕,但是它在炕边有一个专属的小窝,是皎皎和秦棉棉动手给它做的。
天气冷得厉害,殷峥将皎皎抱上炕后,就去灶房端了个炭盆过来。
守岁很无聊,秦棉棉干脆就教皎皎下围棋。
前段时间看见他用草纸自己画了个棋盘,自己和自己下棋后,殷峥就动手照着他画好的棋盘,用木头给他做了副棋盘和棋子。
虽然很粗糙,但秦棉棉很是珍惜,每天睡前都要拿出来看一看。
秦棉棉很喜欢下棋,周岁抓阄时他抓到的就是一本棋谱,他从三岁开始学下棋,四岁半打遍同龄人无敌手,在被拐之前连秦夫人都已经下不赢他了。
这是皎皎第一次接触围棋,秦棉棉也是第一次教别人下棋,不得要领的他按照自己觉得简单的方式来教,结果皎皎全程懵乎乎的,一点也没听懂。
对上皎皎眼神里的茫然,秦棉棉叹气,看来皎皎在围棋这方面的天赋不好。
不过没关系,他会很耐心很耐心地教皎皎的,以后他是棋手中最厉害的,皎皎就是第二厉害的。
想到这里秦棉棉瞬间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看着皎皎的眼神都亮了一个度不止。
他们两人头挨着头下棋,殷峥就在一旁看书,时不时地从书里抬起头来看一眼皎皎。
殷峥打算参加二月的县试,盘算着等过了年就去找村长,托村长帮忙张罗一下结保人和作保的廪生。
经过加阳县的事后,殷峥心里就起了带皎皎离开李家村,离开兴州府的打算。这里离边关太近,实在不安稳,而他想要皎皎安安稳稳的长大,最好什么波澜都不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