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回来时,老王氏早已经烧好了热水,备齐了一应物件。
李大将人抱进屋,就被李四家的和老王氏连忙给推了出去,李大出去后老王氏端了一碗不是很稀的粥给陈氏:“快喝,喝了待会才有力气生。”
陈氏忍着痛喝了粥后,李四家的摸了翻她肚子里孩子的位置道:“没事,娃儿位置正,虽早了些日子,但也不怕,你待会不要胡乱使劲,跟着我的话来。”
屋外的李大着急的来回走着,看得李根生心头都跟着慌了起来,咂了两口旱烟道:“老大,你先去把衣服换一下,大冷的天别把自己整病了。”
“爹我没事……”
李大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根生给打断:“听我的,快去换,生娃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最后李大还是被李二给拉进屋换的衣服。
随着时间推移,屋里逐渐传来惨叫声,李大慌得不停地在外来回走,地都快要被他磨锃亮了。
一直到晚饭时分陈氏都没生下来,听着陈氏的声音越来越弱,屋外的人心都悬了起来。
眼见着陈氏越来越无力,老王氏心往下沉了沉,最后她咬了咬,转身推开门往外跑去。
“娘,陈氏她……”
“你去哪?”
身后李老头和儿子儿媳的声音老王氏都没听见,她现在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去找皎皎,去找那个小福娃。
村里人甚至包括李根生他们都认为村里那没两天就能长一茬的野菜,是因为后土娘娘显灵才长出来的,唯独老王氏认为不是,她觉得是因为皎皎。
以往村里不是没遭过饥荒,这么多年老王氏就亲身经历过两次灾荒,哪次后土娘娘显过灵?哪怕村里饿死再多人,也从来没见过后土娘娘显过灵。
唯独这次!唯独这次村里一夜之间长满了野菜!
无论村里人怎么说是后土娘娘显灵,老王氏都固执地认为,是那叫皎皎的小娃福气够大,才导致这野菜长出来的。
所以皎皎也一定一定能保得她孙子平安。
夹杂着细雨的寒风中,老王氏拼了命地迈着老腿往皎皎家跑。
而此时的皎皎正坐在炕上,鼓着腮帮子吃面。
第159章
“笃笃笃…”
“笃笃笃笃笃…”
深秋的天总是黑得早,晚饭时分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急促的敲门声给人一种很是不详的感觉。
吃完饭正在擦嘴的皎皎扭头看向窗外,从炕上爬下去就要去给人开门,殷峥拎着他后领将他从炕边拎过来,说了句“坐着”就起身去开门。
老王氏来的中途摔了一跤,鞋子掉了一只,脸上衣服上都是泥泞,凌乱的发丝布满了细雨,一身的风霜很是狼狈。
目光落在她身上的殷峥眉头微微蹙起,他不明白有什么事,能让老王氏这般模样来找他?
老王氏气都没喘匀,就忙不迭地开口:“殷小子,救,救命啊!”
救命?
他能救什么命?
“错了,不是你救,是皎皎,是皎皎那小娃!”
皎皎!
殷峥愣了一下后眸色猛地暗下去,看向老王氏的目光很是慑人,几乎透出一种兽性。
寒夜的雨越来越大,落在屋檐上发出簌簌的声音,莫名引得人心不宁静。
屋里,陈氏的声音越来越弱,与之相对比的是李四家越来越厉的声音:“不要睡,打起精神来,听我的,用力,快用力啊!”
“长远小子,去熬碗糖水来,你媳妇她使不上力了!快点!”
屋外的李大闻言慌乱地冲进灶房,期间几次差点跌倒,走进灶房后他看着空空如也一眼就能看到底的灶房,手足无措地站了会,就连忙笨手笨脚地翻了起来,一边翻,他的手一边还慌得不自觉发抖,好几次差点把瓦罐给打碎。
他翻出了一小袋碎米和半袋糠,除了这些外就是一些阴干的野菜,至于饴糖根本就没有。
李大埋头又继续翻了好一会,听着房里李四婶催促的声音和媳妇越来越弱的惨叫,心里越来越慌,越慌他翻找东西的手就越抖,“砰!”的一声,他将一个瓦罐给打碎了。
李大突然崩溃地抬手猛扇了自己几下后,就蹲在地上慌乱地捡着碎裂的瓦片,眼里布满了血丝。
没有!家里根本就没有饴糖!
他知道这点却还是不死心地翻找,因为他不知道不这样的话他还能干啥。
冯氏进来就看见他这样子,她没说什么,麻利地挽起袖子舀水起锅:“大哥你别蹲着,给我烧火,生这么些时候大嫂估计是饿了才没力气,没有糖咱就煮点野菜混点碎米,吃了总归有点力气。”
“哦哦好!”反应过来的李大掀起衣服擦了把眼泪,就连忙走过去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