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9)

就连我妈都说了,方菲和丈夫有矛盾,你要做做她的思想工作,多开导一下,婚姻都是需要磨合的,都有一个过程的。到你这里,都成了见不得人了,你这思想,不愧为深山里出来的乖孩子,老农意识,固步自封,这些早跟不上时代了。还有,我还要警告你一下,胡晓燃上次期中考试,成绩下滑太厉害了,他心里有阴影。”

陈大河揽过来满小川的肩膀,两人相视一笑,算是约定。

“说什么呢?这么亲密!”胡晓燃从天而降。

真是说曹操,曹操立马就到,山东人嘴邪,这是真的。

三个人刚走进教室,桃子和王菲早已把英语单词和课文背了 N 遍了。

那时的龙泉塔还长在一片麦地里,北面是一大片苹果园,苹果园树底下,就是一个自发的早市。

早市太热闹了:磨刀的大声吆喝着,炝剪子,磨菜刀;吹糖人的,拿起来,挑到杆子上就是一幅画,小金鱼,大公鸡,小孩子吃得嘴巴上全沾满了;卖膏药的现烤现卖,在火炉上烤热乎了,患者掀起上衣,啪一下,就糊腰上了,那人扶着腰,走远了,口里还止不住地说,好多了;买牛买马的,手在长袖子里,袖口盖着,比划着价钱。

王红卖的是针头线脑,女孩子的头花和发卡,编小金鱼等的塑料皮筋,翁美玲、周润发、张曼玉、刘嘉玲等港台明星的贴画……等姐姐和同学们一行走近了,她赶忙低下头,身子背过去,怕她们看见了很难为情。

等妈妈忙完手里的活,她也会来和女儿汇合。

王菲最近好像是迷上了王朔的小说,床头上有一本《当代》杂志,上面有一篇王朔的成名作《空中小姐》,王菲天天睡觉前,抱着看,睡着了,书还盖在脸上。王菲把王朔所有发表的作品都找来了,边看边还哭笑不得,喜怒无常,周围人都觉得她是癔症了。

每天早晨起来,嘴里还朗诵着:“有时祖国只是一个巨大的鸟巢,疏松的北方枝条把我环绕。”

第4章 暗送秋波

上午第四节课是代数课,下课铃拉响的时候,陈大河的妈妈李姝已经走出教室了,忽然又转回来,站在了讲台上。

她望着同学们说:“我占用大家几分钟时间,现在才是高二刚开始,有喜欢文学的同学可以加入文学社。可以找我,我是社长,也可以找陈大河,他是主编。我们文学社的名字叫《绿地》,也就是我们的校刊名字。科普一下,这个文学社从建校就有,已经一百年了,我们的校刊在全国都很有名的。

我因为这个,还成了市作协主席,还有市文联副主席。虽然是虚名,但让我的生活很充实,并且充满希望,我希望同学们也会受到文学的感染,带着一颗蓬勃的心灵航行在知识和学业的大海里,你们会发现枯燥的学业更有趣。”

李姝望着讲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她望着眼睛里冒着一团小火苗的王菲,示意她站起来。

王菲早已按捺不住了,虽然刚入校,她已经在校广播站发表了好几首诗歌,还有好多篇散文。她从小就是个书袋子,在老家,她斜对门的三奶奶,她的儿子就是个文青,一个书香世家的知青的后代,返城上海时,把他无奈留在乡间,随之留下的还有一大木箱子中外名著。

她从识字起,就已经在读这些名著了,文字滋养了王菲的心灵,她对文学是刻骨铭心的相遇。这么多年,只是偷偷地写,一直是羞于拿出来示人,这广播上朗读的几篇,给了她王菲很大的鼓励,她想从此就长出了文学的羽毛,她要真的飞起来了,这片辽阔湛蓝的晴空多么迷人,又让人陶醉。

王菲站起来,还未张口说话,脸就火辣辣地发烫了,全班同学看她的囧样,都哈哈大笑了。

“大家都严肃点,王菲的文章很有文采,可以说是文采斐然的,像她的名字一样精彩,大家要相信我对文学的敏锐和第六感,让她好好讲一下,我们还是邻居,我观察过她,她是一位不同凡响的姑娘。”李姝对王菲赞不绝口,她恳切地望着王菲的眼睛。

全班同学都鼓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王菲咬着嘴唇说:“其实,我从入校就很向往文学社,看我们班陈大河经常发表文章,还获得全国作文大奖,我更是羡慕万分,感谢老师给了我机会,我定会不辜负老师的厚望的,谢谢大家的厚爱。”王菲红着脸说完,坐下来才发现一颗心跳得怦怦地,像要蹦出胸膛。

“老师,我要你解答我们的疑惑,你这么喜欢文学,为什么不教我们语文,却成了我们的代数老师,这个谜怎么破?”班里最调皮的男生提问了,并且,还把手指压在舌头下吹起了口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