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在桌子底下,猛踢胡晓燃的脚,嘴里说道:“有了胜利,就应该小酌一下,鼓舞斗志,下一次会越战越勇的,这就像行军打仗,打了一个胜仗,占领了一个山头,首长都要战士们吹响战斗的号角,摇旗呐喊,那是在鼓舞军心呢,我们这个也是同样的道理?”
胡晓燃白他一眼,讥笑道:“还行军打仗呢?嗓子都喝坏了,还比个啥呢?”
“好好,我们今天只吃面条,外加青菜。”
“一切只从比赛出发,待到革命真正胜利后,我们再把酒言欢。”
编导一直在扫视着胡晓燃的脸。胡晓燃一直在闷头吃面,直到快吃完了,端起碗来喝汤,半碗热汤追赶着下肚,额头上已是汗水涔涔。他拿手背去抹汗时,发现了对面编导怪异的目光。
“又发什么神经呢?看你那笑,就没憋什么好主意?”胡晓燃怒视着编导。
“唉,我说胡晓燃,你一口一个刘阿姨,看她对你是这样的照顾,她是你亲姨吗?”编导终于说出了满腹的疑问。
“哪里来的亲姨,我妈可是独生女,我和刘阿姨仅有一面之缘,还是上次来省城巡回演出,桃子在下山时,脚崴了,我们去医院,就是刘阿姨给诊治的。这阿姨人很好,一直在电话询问桃子的伤脚恢复情况。当知道严重时,还亲自跑到我们住处,为桃子彻底医治好了。这次,要不是刘阿姨在下面鼓励,估计我早已唱砸了。”胡晓燃发现自己绕远了,会把编导弄得更迷糊。
“就是在车站送我们的桃子。”
胡晓燃点头称是,他要尽量直白一点,编导才能听明白的,他说道:“这刘阿姨只是三十年前在我妈原来单位插队实习过,那时我妈还没进医院呢,我妈比这阿姨年纪小六岁,她俩压根没机会见面的。所以,她能这样用心思,我很感动了,这人是重情义的,这么多年了,还念着旧人旧事。”
“都说出门在外,靠朋友,多个人多条路,这句话还是对的,这可是他乡遇故知了。”
“是啊,这比赛,最怕的就是无人喝彩。其实,桃子在车站说的,也是对的,亲人必须坐在观众席里,当啦啦队。有时候,坐在那里,就会给你气势的,当时你还不服。现在经历了,就会知道,这种精神上的鼓励,才是压倒一切的筹码。”
“看来我们还是幼稚了,不会找要害点和关键环节?”
“你还是虚心点吧,别总刺刺的,我带过多少队伍行军打仗,走过的桥,都比你走过的路多吧。”
胡晓燃瞬间蔫巴了,问题的症结,归根结底,还是自己太轻敌了。演唱比赛,比的都是临场发挥。不仅是专业,最重要的还是心理沉稳,要学会稳中求胜,才会脱颖而出的。心理素质不过硬的,最好别来参赛凑数。
刘素云自从联络上了旧同事,那些早已断掉的三十年岁月,好像是一个幽暗隧道,她无意中,就穿越过来了,抬头看,眼前已是光芒万丈。她发现,在心底,她早已把原来的城市,当做自己的故乡。
尤其是现在,她是一颗失去亲人的浮萍,无所归依,那些从故乡的隧道里穿越而来的人们,像是一个个高举的火把,重新点燃了她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真有一点,“她从故乡来,遥知故乡事”的新奇,原来的那帮同事们,工作都很称心,小日子都很美满。想不到他们的孩子们,更是个个优秀,这希望,都像是追赶着的浪潮,一浪一浪的,向前汹涌追奔着。
“每一次,都能给人欣喜,胡晓燃这孩子,一定会是追赶时代浪潮的弄潮儿,多给他一份鼓励和掌声。对于我,也算是尽自己的本分。”刘素云在工作时,心底一直在掠过一幅幅画面,还有一个人,一直站在心底,在对自己说话。
小剑又来信了,颜真一路拿着信,一路笑到了屋子里,王红正在床上叠衣服,看到了颜奶奶手里的信,说道:“奶奶,又来信了,您看信吧,我到那边,帮我妈做饭去了。”
“王红别走啊,每次看完小剑的信,我都要和人排解一下。今天你满爷爷去老家走亲戚了,你就陪伴奶奶聊会吧。”
“好吧,奶奶,您就把我当成垃圾桶好了,可是我这阅历,没有见识,可是比不过满爷爷的,不知道,会不会帮您的倒忙?”
“咱院里的几个孩子里,我就欣赏你,你的想法活,可能是你从小给你妈买东西,历练得多了,心机上也成熟了。”
王红看着颜奶奶对她一脸赞许,脸不由得红了,说道:“还是奶奶会夸人,我总觉得,这应该是我的缺点。要不然,所有人都认为,我是傻丫头,没多少心眼,更没心机。这院里的同伴们都称呼我傻大姐,都在排斥我,倒是我姐,早已给他们打成了一团儿,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让我姐做她想做的事吧。我妈太辛苦了,我要当她的助手。奶奶,您看信吧,我叠衣服,不打扰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