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220)

“你说骊山镇?我们老家也是骊山镇的?不知道是否是一个地方?”学哥一激动,就双手握住了陈大河的双手,并大幅度地摇晃起来,又继续问道:“刚才一开始我就听你俩口音应是乡音,乡音走遍千山万水,漂洋过海都是改不掉的。”

陈大河的双手,很明显的,被他摇晃疼了,又不好意思明说,只好说道:“我周围也有好多骊山镇的人,你看看熟悉不?”他故意抽出右手,把五个手指头弯着打数道:“一个是我们电视台的编导,她王菲大二暑假实习,就是他介绍进去的。听胡晓燃说,他师傅上个月刚好被局里轮岗了,到基层做社教,抽调到家乡骊山镇广播站主持工作,做站长。还有那个满小川,他家也是骊山镇的,目前,就知道这两位。王菲你还有补充的吗?”陈大河望着王菲问道。

“让我想想,好像听方菲姐姐说过的,她未婚夫汪波,哦,现在已经快是一家人了,上次爸爸来信说,刘妈已经快能丢了拐杖走路了,她俩寒假期间,趁着全部的大学生们都回家要举办婚礼,汪妈汪爸就是骊山镇走出来的跨国企业家。”王菲看着大家说道。

“哎呀,你说的电视台的编导,是我本家哥哥。他呀,一身才华,满身正气,他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就把堂叔堂婶接到城里生活了,还娶到了大学时候的校花女同学,听说还是京城的高干独生女。忍受着和家里父母决裂的勇气,来小县城扎根。没想到,一场出国风彻底割断了他俩的婚姻,他应该是我们家族,乃至整个骊山镇的旗帜。”学哥的抒情还没落下,学姐已期盼着他的嘴早一点停下,好抒发自己的感慨。

眼看着学哥压根停不下来,学姐只好打断他说道:“编导只是他们家族的荣耀,这还只是一个小山头,那个汪波和他爸妈的跨国创业史,可以算得上是骊山镇的一部英雄传奇,是应该被写进史志,记入史册的。”

好了,学姐的话头,还没落下,学哥又继续伸出来一双热情的双手,狠命抓着陈大河的两双手,又致命般地摇晃起来,眼睛里早已放射着光芒万丈,说道:“我们四人,一个地方来的,又都是上的同一所大学,今天这样的美丽邂逅,应该隆重庆贺一下。走吧,尝尝这里山村的特色有机野菜,再住这里的农家院民宿,听听这里的乡亲们聊聊当下的幸福生活,今明两天我带你俩二日游。”

两人说笑着,就领着陈大河和王菲向村里走去。跨过一条清澈的小河,河边的积雪都已融化了,年轻漂亮的小媳妇,还有大姑娘们,都正在桥上边铲雪,嘎嘎嘎的大笑声,把四人的目光全吸引了过来,旁边顽皮的小孩子们则在追逐嬉闹,在打雪仗。看他们过来了,一群孩子童言无忌着大喊道:“妈妈快来看呀,咱山村又有新村官走马上任了!”

四人刚走到她们身边,其中一位年长的,长相富态,特有喜感的中年妇女,紧紧握住学姐的双手,只听到她嘎嘎地说笑道:“咱村就来了你一名北大的女村官,就把咱们的好日子都给带起来了,这要是再来两个北大的,咱村不都成了金凤凰,都成了那长满七彩羽毛的金孔雀。都说,这文化人有本事,咱们穷了一辈子,可不是嘛,你们一来到,咱们就都富了。说到底呐,这还要感谢党的扶持好政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你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的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去,去了就会发光发热,还是带动我们飞奔的火车头。好啊,你们来都来了,中午就到我家,我给你们做好吃的。”中年妇女说着,就拉着她们,直奔她家里。

其他的女子们则又嘎嘎嘎地大笑起来了,亲切地,目送着她们的背影远去。她们豪爽又通透的大笑声,眼看着就把整个山村笑得更明媚了,也让四人红着关公脸急匆匆地从她们的视线里逃掉。

王菲一直挽着学姐的胳膊,被中年妇女拉着快跑。

王菲亲历了这山村人民致富后的转变,她又想起了骊山镇上,那一张张忧虑着的脸。

“学姐,只是这果树栽培的技术,这好学吗……”她闪烁着眼神,很沉重地问道。

第103章 骊文山居

中年妇女拉着他们终于停了下来,王菲一抬头,看到小院的大门上题着“骊文山居。”

中年妇女笑着说道:“到了,这就是我家。”

学哥拉着陈大河指着前面的山野,说道:“你们先进去,我带着学弟再到附近的山里转转。”说着,他俩沿着蜿蜒的小山路远去了。

王菲指着这牌匾赞美道:“骊文山居,这名字好,雅静,与这淳朴山野,倒能相得益彰自成一体。”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