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贻+番外(7)

公交车站离她家不远,走路十分钟的样子。方笑宜都不用回头,就知道翟晓敏会在阳台上目送她。出了院子大门,估摸着妈妈看不见了,她拿出复读机,按下播放键,挂上了耳机。

复读机又大又沉,足足有新华字典那么厚。她也想要个轻便点的随身听,但太贵了,不舍得买。碰巧翟晓敏为了让她学英语,买了个复读机给她,方笑宜发现这玩意虽然笨重了点,但也可以当随身听用,便装在了书包里。

“你不要这样地看着我,我的脸会变成红苹果……”

磁带是她在路边小摊买的,三块钱,用她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音像店里的磁带要十块钱一盘,她通常不会买。虽然她知道,如果真的张口管翟晓敏要,翟晓敏虽然心里觉得这东西没什么用,还是会买给她的。但她舍不得,也不想张这个嘴,索性就听三块钱的,挺好。

磁带侧面写着“20 首港台金曲”,封面是任贤齐的《心太软》。她冲着任贤齐才买的,结果拿回家一听却是这首《我是女生》,还有挺多她没听过的歌。里面的歌词页写得也不对,和歌里唱的对不上,好在听到末尾,最后一首歌确实是任贤齐的《心太软》——还行,不算上当受骗。

方笑宜把复读机塞回书包里,沉是沉了点,但上下学的时间可以听歌,她还是很知足。说实话,她自认没啥音乐细胞,歌里唱得那些情啊爱啊的,她也不大懂,还不如每天晚上播一集的《大风车》对她有吸引力,她和方笑安都喜欢看——每天都要提前写完作业,上好厕所,以免播到一半要去厕所耽误了看。“大风车吱呀吱悠悠地转”前奏一响起,就让人兴奋。

方笑宜自己也知道,她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一些翟晓敏认为没什么意义、不让她做的事,她做了,就有种奇怪的满足感。

站在公交车站等车,低头看了眼,米奇电子手表上写着 1998 年 3 月 11 日星期三,07:02AM。

一般七点零五能有一班车,快了,她想。

“春华”室今天人很齐,除了米桦,其他人都在,连最不常来的翟晓敏都到了。

方笑安不上幼儿园的时候,翟晓敏只能抽空去春华看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下好了,两个孩子上学的上学,上幼儿园的上幼儿园,脱下冬装走在街上,风吹过来,翟晓敏都感觉身上一阵轻松。

“晓敏来啦”,翟晓敏一进门,正好碰上拿着暖瓶出去接热水的刘亚娟,“一个冬天过去了,可算把你盼来了啊!”

“还真是,和大霞彦子她们见面,是进春华室的那天,但那天你没来,我都记不清上次见你啥时候了。”

“过了个春节,又赶上猫冬,别人都长肉,你这怎么还瘦了啊?看来方军平在家的表现也不到位啊!”翟晓敏一来,李霞就拿她打趣。

“小安在家,我就不能闲,方军平工作也调动了,都还没习惯,给人折腾够呛。”

去年,方笑安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抢救要了翟晓敏和方军平两口子半条命。虽然自打这孩子出生,就提心吊胆防着这么一天,但真的来了,还是让人始料未及。万幸孩子救回来了,翟晓敏觉得自己好像被剥了一层皮。

方笑安刚经历抢救,还很虚弱。翟晓敏在家一边照顾着方笑安,一边料理着方笑宜日常吃喝,还要抽空盘算方军平工作的事。盘算了一周,最终翟晓敏拿着周彦借给她的五万块钱,让方军平去活动关系——必须调动到其他单位,不能买断,更不能坐以待毙。

工作是大事儿,该花的钱不能含糊。

方军平这辈子最怕给人送礼求人办事,但没办法,为了工作,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他平时工作认真,领导们都挺满意他,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托人把他调动到了电业局。

这下翟晓敏放心了,果然钱不白花。要是不炒股,她真是不知道方笑安抢救、方军平活动关系的这些钱,要从哪儿出。

这更加坚定了翟晓敏要好好下功夫、在股市里赚钱的决心。方笑安身体恢复了一些,她就立马来松海证券看盘了——97 年的夏天,对股市的预期,翟晓敏和李霞她们一样,是看牛的。毕竟香港回归那么大的事儿在那摆着,市场总得给点反馈。再加上她们还搬进了大户室,可以全天盯盘,随时下单,没道理赚不到钱。

但市场毕竟是市场,变化无常,股市并没有像她们几个人搬进大户室那天预料的一样,一路长红。香港确实回归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听说恒生指数都快崩盘了,大陆自然也会好不到哪儿去,下半年每天一开盘都是一片惨绿,翟晓敏这几年赚的钱,几乎一夜回到解放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