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想想,我从小的时候开始,忽悠能力就挺强的了,王命心想。
不过他转念一想,就觉得这种情况,似乎跟他的忽悠水平,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因为村儿里的孩子们都知道,王命属于那种寒门贵子的类型,家里是非常护犊子的,而且七大姑八大姨,三叔四大爷的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遍布了附近的十里八村儿。
更加致命的是,王命这个孩子,还特别的上人见喜,无论是街坊邻居,还是亲戚里道的,都很无条件的偏疼他。
为了这么个村儿里宝贝疙瘩,让爹妈说两句,其他的孩子们都觉得不太值当,于是只要不是在很重要的事情上面,大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让着王命,让来让去,就把他推举成了村儿里的“老大哥”了,虽然说有不少孩子还比王命的年纪大吧,但是基本上也都捏着鼻子认了。
王命:“……”
王命想到这里,就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还是稍微有点儿熊孩子的特点的,但是倒也不算太熊,起码他也给很多长辈提供了可爱这个情绪价值么。
王命就这么愉快地回忆了一下,自己通过了一系列不那么具有仪式感的结拜活动,收获了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一众小弟们的经历。
然而他觉得,如果事情放到了敖臣这里,似乎还真的就没有自己的印象之中那么的简单。
王命虽然不敢说是跟敖臣熟到了滴水的程度吧,但是也算是跟他结过婚,生过孩子的人了,当然了,他们还不熟,但是王命现在不在意那些细节。
以王命这一段时间的“婚姻生活之中”,对于敖臣的了解,他觉得,如果是敖臣家举办类似的活动的话,也许就没有自己在村头儿举办的活动那么的“极简主义”了。
王命:“……”
这不是废话吗?王命想到这里,忍不住在心里吐了自己一句槽儿道。
人家是龙宫皇太子,自己是村头儿二溜子,他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也都是都是“子”字辈儿的选手了。
我倒也不必如此卑微,王命想到一半儿,倏然之间,那种寒门贵子的劲儿又上起来了,觉得自己不需要过于的悲观,毕竟人家天道都说了,自己跟敖臣是很相配的。
既然在夫妻关系上面很相配,那么王命有理由觉得,在兄弟方面,自己和敖臣之间的关系,至少也是有点儿匹配的吧,要不然怎么可能跟他撞了天仙配了呢?
人家不是都说,多年夫妻成兄弟吗?看来我和敖臣也可以走这一步的,王命颇有自信的这么寻思着,觉得这个还挺正常的,毕竟自己的父母现在看上去,就挺“兄友弟恭”的。
而且王命的母亲,彪形大汉风格的女士,还是大哥。
王命:“……”
王命想了半天自己和敖臣之间的关系,就觉得灵异圈儿里的一大流言,他是天道亲生儿子的这句话,可能真的是真的。
王命想了半天,觉得自己的头都快要想破了。
于是他就打算先下楼去,溜达溜达。
说起来,颓废熊猫给敖臣和王命置办的这个大平层,其实王命倒是没有什么感觉的。
他属于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儿,或者只有自己热炕头儿也行的选手,对于大富大贵没有太大的兴趣,还是觉得自己家里三间大瓦房其中的一间,也就是自己的那个房间是最好的。
所以当敖臣带着他搬进了这个豪宅,并且还给他的二八大踹自行车买了一个车位,王命都没有什么太深刻的感触。
不过唯独有一点,他倒是挺喜欢的。
那就是这个园区的绿化。
这个园区的绿化做的非常好,楼间距也很宽阔,漫步其间,简直就好像是在公园儿里一样舒服惬意。
别说很多城里人喜欢,就连他这个农村孩子,也非常喜欢这里的绿化。
虽然不能跟村儿里的相比吧,但至少比他之前的出租屋外面,那个一米见方的花坛好多了。
王命:“……”
王命想起了自己之前出租屋楼下的那个花坛,不由得想起了当时在金玉良缘房屋中介遇到的那位口吐莲花的大哥,活生生的把那个一米见方的花坛,说成了他们家窗户底下正对着的绿化带。
王命:“……”
以前常听村儿里的老人儿们扯闲篇儿,说什么“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的俗语,王命这回可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王命一面有一搭没一搭的寻思着自己的那些被人忽悠了的经历,倏然之间,就听到了前面的竹林之中,有一种似有若无的声音,正在那里扑簌簌的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