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朝云颔首,便学着苏心禾的样子,将糯米塞进了芦苇叶,糯米滑溜溜的,在芦苇叶窝成的漏斗里调皮地散开,她用手指塞了塞,才将糯米塞了回去。
一个粽子绑好后,虽然有些歪歪扭扭,但也算不负众望了。
叶朝云出身高门,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从未行过庖厨之事,今次学会了包粽子,倒觉得很有意趣。
苏心禾赞叹道:“母亲学得真快,也不知道谁有口福,吃到您包的粽子。”
叶朝云听了这话,一贯冷淡的脸上,也溢出了几分笑意,“还不知味道如何呢。”
苏心禾自然捧场,“定然十分美味,一扫而空。”
婆媳俩相视一笑。
众人见高高在上的侯夫人与世子妃如此平易近人,也放松不少,开始干起了自己的活儿。
苏心禾也会到案板旁,备起了自己松鼠鳜鱼的小料。
洗过后的冬菇有些膨胀,苏心禾试着挤了挤水分,这冬菇便瓷实了不少,她将冬菇的菇柄取下,将菇伞卧倒,一刀连着一刀,切成了薄片。
黑白相间的冬菇薄片,看起来十分醒目,苏心禾便将它们推到了一旁的白瓷碗里。
冬笋提脆,胡萝卜助香,还有圆润饱满的青豆,每一味都是松鼠鳜鱼的必备辅料。
待辅料全部准备好后,青梅烧的水也开了,“小姐,可以焯水了!”
她跟了苏心禾多年,两人早有默契。
苏心禾笑着应声,便将方才备好的辅料,依次下入了沸水之中。
李惜惜包粽子包到一半,见苏心禾将花花绿绿的东西倒入了锅中,也好奇地看了过来,叶朝云却道:“行事当认真,好好包你的粽子,不然可能要煮散了。”
李惜惜叹了口气,早知道就不带母亲过来包粽子了,母亲对事较真,才包了两个粽子,便比她还要包得像样了!
苏心禾依旧专注于手边的备菜。
她焯完了冬菇、冬笋和胡萝卜,便将一盘圆溜溜的青豆,倒入了锅里。
用锅铲稍微一推,嫩绿色的青豆,在锅中打了两个滚,就变成了翠绿色。
而煮过的青豆颜色容易发黄,故而苏心禾将青豆捞出来后,便迅速地将青豆倒入了凉水之中。
老宋瞧得仔细,笑道:“世子妃做菜当真是精益求精。”
苏心禾笑笑,“一道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若是颜色不佳,那便不美了。”
待辅料全部焯过水后,苏心禾便取来了腌制好的鱼肉。
处理过的鱼肉,几乎吸收了所有调料的精华,看上去十分饱满,动一动,都会溢出汁水来。
苏心禾问:“面粉呢?”
青梅便将一碗面粉递了过来,“小姐,这些可够了?”
苏心禾笑着摇头,道:“这面粉便是松鼠鳜鱼的‘衣裳’,需穿得体面才好,去拿个干净的盆来。”
青梅还未答话,一旁的主厨老宋,便将自己惯用的木盆呈了过来,“世子妃,这个可好?”
苏心禾见那木盆有些年头了,却依旧收拾得干干净净,便知是他的爱用之物,对于厨子而言,爱用之物是舍不得外借的,即便是对主子也不例外,苏心禾感激点头,“多谢宋主厨。”
老宋不好意思地笑笑,连忙收了自己的视线。
他一见苏心禾这架势,便知要么师承名家,又或者天赋异禀,他实在想看看苏心禾是如何做松鼠鳜鱼的,可又碍于行规,自觉扭过了头。
苏心禾猜到他心中所想,道:“宋主厨若是有空,也可指点指点我,毕竟同一道菜,南北的做法可能不同,取长补短,才能让菜做得更好。”
老宋一听这话,顿时喜出望外,他受宠若惊地问:“世子妃就不怕我等偷师么?”
苏心禾“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道:“我又不开酒楼,怕什么?况且,诸位师傅若是学会了,我日后若是想吃,正好不用自己动手了。”
此言一出,众人都笑了起来。
叶朝云甚少与下人们说笑,但见眼下气氛和谐,便也觉得身心舒畅,一转眼间,她已经包了十几个粽子,粽子亲亲热热地摆在盘子里,看起来憨态可掬,便让她很有成就感。
叶朝云一抬眸,却见李惜惜已经去了案台边,便提醒道:“惜惜,你的甜粽子还未包完,怎么……”
“母亲!”李惜惜忙不迭地冲她招手,“您快来看看呀!”
叶朝云见她一脸兴奋,便疑惑地走了过去,“看什么如此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