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厮眨了眨眼,“我……”
“但说无妨。”
小厮走过去,接过蒋行舟手中的缰绳,道:“我其实也听不到啥,比如今天他们在大帐里开会,我就在外面等着,他们叫我了我再进去。”
蒋行舟道:“就说你听到的,记得的。”
“对于鹰山一战,两位皇子好像意见不太统一。河殿下提出以鹰山为切入口,而凌殿下反对了很多次。”小厮想了想,道。
“以什么理由?”
“和方才老爷说的差不多,今天也是因为这个事又吵了起来。”
“你等等。”蒋行舟皱着眉叫小厮停下。
这话有点出乎蒋行舟的意料——木凌似乎并不知道万昭国王的真实用意。
连毕如都看出来的事,身为大皇子的木凌却不知道,蒋行舟并不觉得身他能蠢到这个地步。
小厮站住脚,听蒋行舟又问:“你知道氏沟在这边大概安排有多少人?”
小厮知无不答,竹筒倒豆子道:“说是十万。”
“十万?”蒋行舟有些诧异。
这么多人?就这么干耗在鹰山脚下?
小厮警惕地看着他,“老爷为什么问这些?他们打他们的仗,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吧?”
蒋行舟不置可否,心道:大有关系。
濒死之际,前世的记忆如同潮水一般将蒋行舟淹没,记忆中的阮阳在面前一点点清晰,好像一张斑驳陆离的画慢慢找回了原先的着色。
和阮阳一样,他也拥有了两辈子的记忆,虽然上辈子的记忆只停留在和阮阳在狱中的那一晚。
蒋行舟尚说不清那是真实发生过的还是梦境,只等着阮阳清醒过来问他。
但是,梦里有一句话和阮阳曾说的一致——他真的在沙场上救过木凌一命。
按照时间来说,应当不是这一战,又或许鹰山一战旷日持久,足足打了一年有余。
这很有可能是最后一个机会,失不再来,绝不能错过。
“是为了元大侠吧?”小厮问道,神色有点忧伤,“老爷多次以身犯险都是为了他。”
“不仅是为了他,”蒋行舟目光渺远。
小厮不以为然,将马停下,让蒋行舟骑上去。
蒋行舟突然朝他问:“我问你,你喜欢雍国还是万昭?”
雍国是故土,一度国力昌盛,但江河日下,民生凋敝。万昭地方不大,气候多潮热,也不如雍国怡人,不管论人论财都比不上雍国,但百姓自得其乐,家给民足。
小厮紧握缰绳,知道他在说什么,嘴硬道:“我、我不知道。”
蒋行舟听了似笑而非。
小厮只觉得被他看穿了,气馁地抓了抓耳朵,问:“老爷就不能不管吗?”
蒋行舟笑着说:“晚了,管不管都得管。”
小厮扁了扁嘴,道:“我听不懂。”
“说明白点,我不去,总会有别人家的老爷去,别人家的老爷也会有像你这样忠心的仆从劝他们别去的。”
小厮又去看蒋行舟,沉默了会,长长叹了口气,怅然说:“要是大侠醒着就好了。”
小厮之前对于阮阳是畏惧大过尊敬,阮阳出身江湖草莽,本就和他家老爷不是一路人。在他眼中,是老爷带着阮阳一步一步地走,给他找解毒药,给他治眼睛。
但再仔细想想,阮阳对蒋行舟的好也并不少,这一次竟真的把蒋行舟全须全尾地带了回来,反倒是自己落了个不死不活的地步。
小厮念起阮阳来,有些懊恼自己之前对他的态度。
不过,他知道那位元大侠不会跟他计较。
元大侠眼里只有他家老爷,旁人说什么做什么好像都并不能影响那人分毫。
回到别院后,蒋行舟一连三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照着誊画了十份,每一份上面都有不同的朱批,他一一比对着,落笔而成一封信,洋洋洒洒数千字,厚厚一叠,交给了宫娆。
得知是给木凌的信,宫娆也没避讳,坦荡地问:“我能看看吗?”
宫娆夫妻之间向来没什么秘密,蒋行舟点点头,默许了。
宫娆展信一看,先是对蒋行舟的笔势锋触赞不绝口,而后细细往下念了,神情这才陡然端庄起来。
蒋行舟静静等她,只见她时而蹙眉,抬起眼看向蒋行舟,又很快落目下去,皱着眉往下读。
这一沓信要看起来也要很久,宫娆足足看了三五盏茶的工夫,蓦然放下信,杏口微张,讶然道:“你——!”
蒋行舟应声从椅子里站了起来,微微欠身。
“大战在前,阿凌居然同意放你走?”宫娆攒着信纸,难以置信。
蒋行舟道:“之前匆忙,没来得及同他说这些。我给他寄信他并不一定看,但皇子妃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