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方才便与公主聊了许久的天,自是知道她们一行人中少了个听澜,又多了位同行的姑娘,听说是前宁州黎阳县县令一家收养的孤女,如今流离失所,自身却有几分真本事,便与公主一行人同行。
南安王王妃出身武门,江之洁本以为这宁州孤女定会若自己母亲一般有英姿飒爽,有不输男儿的气概,却没想,见到位相貌阴柔,气质含带几分文静病弱的女子。
岂止是毫无英姿飒爽之风。
便是连公主的半分洒脱肆意都无,若根矗立寒风中的冷竹,一抬眉目,面容清绝姝艳,似雪地里落了一滴猩红血般,令人触目惊心的丽色。
江之洁急忙低头行礼,却是声音一丝不乱,“我名唤江之洁,字寄夏,姑娘幸会。”
花灼道,“她是自己人,你一会儿不还有家事要与我们商量?若无碍,你身份我便与她说了。”
“公主放心,自是无碍。”
花灼面朝梁善渊浅笑,原著中她记得江之洁是少数几个对梁善渊无意之人,梁善渊对江之洁亦是无感,这两人相处颇为安全,她放心介绍,“他是南安王世子,算我朋友,你与他好好相处就是。”
梁善渊指尖轻抚腕间白玉镯。
他断了的小指用木板捆着,轻轻撞了下玉镯,稍片晌,才起脸来,对江之洁行了一女子礼。
“草民姓梁名善渊,给世子殿下行礼。”
“你不必多有拘束。”
江之洁唤她起身,三人回驿站,正是饭点,驿站伙计们围在一起会食,见她三人进来,又要起身行礼,江之洁心觉不耐,忙挥手应答,匆匆带二人进屋。
许如意与孟秋辞也早回来了,两人也不知方才在屋里说了什么悄悄话,孟秋辞面色带些粉意,垂头望眼前满桌子菜,颇为温柔可人的模样,听脚步声踏入,屋内两人都抬起头来。
“两位道长久等了。”
许如意拱手,花灼带着梁善渊也寻了个位置坐下,驿站客房本就不大,霎时便围满了人,烛光晃晃,颇为温暖。
江之洁以茶代酒,亲自给众人斟了茶水,要大家边吃边说。
花灼坐梁善渊旁边,知她也吃不了,想了想,自衣襟里摸出本今日才看了一半,讲情情爱爱的话本递给她。
“挺好看的,你看看吧。”
最重要的,这话本里讲的是男女之爱。
花灼小声道,“无聊时别总玩你那花绳了,伤了指头还玩,又扯到就不好了。”
梁善渊拿过话本,刚翻一页听她如此说,眸光似笑非笑望过去。
“灼儿有心了,我未与你说过,你便知晓我无聊,也吃不得凡人饭食解闷么。”
花灼心头一顿,悄悄回望。
继而坦诚,点头浅笑。
“我聪明吧?”
梁善渊目光稍定,片晌才垂下,不知意味道,“聪明。”
心机鬼,谁知道她又在想些什么。
花灼没放过她,衬那几人吃饭,悄悄坐近了,凑到梁善渊身侧,搭着人耳廓小声道,
“先说好,我可没暗中观察你,你不要用你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这叫担心你,你如今算是本公主唯一的一位手帕交了,知道吗?我这是出自友人的关心与爱护。”
好一句手帕交。
好一句出自友人的关心与爱护。
不过是变着方法想与他拉开关系。
梁善渊指尖微蜷,敛去眸间轻蔑,自顾自翻开书页。
也是这时,江之洁推过一盘鱼脍过来,
“前黎阳县县令一家出事之后,交上一本北寒谢玉屏残留诗集,听说是黎阳县一书斋老先生家传的爱书,见此书被查抄,不敢再要,便与梁府那几个没烧光的铁笼一同交由大理寺处置,”
江之洁如今为大理寺丞,虽是闲职,但他身份贵重,大理寺几位上峰暗中颇以他为首,他将谢玉屏诗集拿出来,
“我本要将此诗集交予圣上,但听闻公主大驾光临,便想着先将此诗词交予公主定夺。”
这诗集这才落到花灼手里。
本朝建立二百余年,此前数不清的山河动荡,北寒朝距本朝已有七八百年之隔,诗仙所写这本诗词流离世间数百年,书面却依旧被保存完好,明显是被照管的小心仔细,花灼看着桌上这诗词,只觉又回想起梁府那令人唏嘘感叹的命案来,
“那老先生既不敢要,你自收着,回长安交予我父皇吧。”
江之洁刚应是,花灼又道,“他便如此有名吗?”
她这话问的颇为奇怪,四下竟没人反应过来,花灼只是觉得有些难受,这诗仙就如此有名?要梁家两兄弟为此争得头破血流,要梁世奇一条命白白葬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