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自找的。”
孙宝秋翻了个白眼,“不识好歹。”
沈芳芳气得扔了铲子,不跟她在一个地盘挖海红了。
姚海芸这边飞快跑回了家,家里姚志能出门赶集去了,徐友月在客厅教儿子写字,看到姚海芸冻得不轻,赶紧端了杯热水过来让她先暖手,“我给你熬点姜汤?”
姚海芸牙齿发抖,点了下头。
徐友月切了半个姜,很快把姜汤给她端来了,姚海芸趁热喝完了,进被窝躺着。
许久没在冬天在海边待这么久了,身体真的受不住,当天姚海芸就起了烧,幸运的是,喝了药烧就退了,第二天人还算清醒,她坚持爬起来去上班。
周六她没回供销社,姚玲玲信也没给出去,到周一才把董晔书送的信递给她,“周六下午送来的,主任你去生产队了,他就托我把信转交给你。”
早上吃完饭在家又喝了退烧药,药效惹得人昏昏欲睡,姚海芸精气神不太好,慢悠悠从她手里接过了信,“行,谢谢你了。”
“对了,他快给我的时候又突然把信收了回去,好像在后面又加上了一句话。”
姚玲玲特意提醒,“主任你要好好看呦,应该很重要。”
姚海芸勾出一抹笑容,“好。”
姚玲玲走后,姚海芸打开了信,逐句读了起来。
跟第一封的风格完全不同,这封信里董晔书变得唠叨起来,在不泄露训练内容的情况下,开始跟她分享自己在军队的生活,洋洋洒洒写了有一千字。
至于姚玲玲说的另外加上的重要内容,只有简单的一句话,解释他为什么过了一周才回信。
有意思。
这是意识到上封以钓鱼为借口搭讪对她没用所以换了策略吗?
姚海芸一时也摸不准董晔书的心思,若即若离的,说喜欢吧,好像没那么明显,说不喜欢吧,他专门给她解释为什么晚回信,信件内容还写得很认真。
要不是在较为传统的60年代,姚海芸肯定觉得这人是情场老手,挺会吊女人心,不过也说不准,男人就是男人,甭管哪个年代,本质都是一个德行。
姚海芸没立刻回,把信收了起来,还是打算过两天再回复。
同一时间,董晔书所在的连队在岛上打坑道,打坑道是南营岛驻军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防原.子.弹。
早些年防护措施少,施工又全靠人工完成,坑道里多粉尘,1958年前打坑道的老兵不少都患上了砂肺病,近些年增加了防护措施,加上岛上打坑道的任务也快完成了,已经不再单一派出某几个连去打坑道,而是每个连都有施工,轮流来做。
坑道爆破需要有经验的人来布置,连长钱永超先打好了炮眼,董晔书跟裴立群配合装炸.药放雷.管,董晔书咽了下口水,得到钱永超指示后冷静点燃导火索后跟裴立群飞快撤退。
钱永超在安全区域静静数着炮声,“一个,两个,三个……”
大家都紧张地蹲守在一旁跟着数爆炸声,安静到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一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众人的心跳声越来越快。
陆文修声音慌了,颤抖着说:“连长,还有一炮没响。”
他听老兵说过,打坑道很危险,时常有塌方或者哑炮,但打了几次一直都很安全,这还是第一次遇到哑炮的情况。
坑道潮湿,导火索受潮后有延迟爆炸或熄灭的可能。
钱永超在安全区来回踱步,“再等等。”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还是没响。
钱永超不是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了,心里虽然紧张但面上丝毫不慌,他转头让裴立群先去报告情况,冷静交代接下来的一系列安排。
这些内容他们在训练中都有提过,董晔书清楚,钱永超是准备亲自去排哑炮了,这是他入伍以来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危险离自己如此之近,还是他最敬重的连长。
害怕的同时他心里又有一丝跃跃欲试,董晔书心想,如果他能进去排哑炮,无论成功与否,这样就能跟父亲证明自己了吧?他不比哥哥差。
钱永超闭上眼深呼吸,下定决心准备进去,董晔书伸手把他拉了回来,一脸坚定,“连长,我去吧,我知道该怎么排查哑炮。”
钱永超听完震惊不已,一把将他拉了回来,大声骂道:“胡闹!”
陆文修和其他一众新兵傻眼了,老天爷,这个董晔书果然脑子有点毛病,这可不是逞能的时候啊。
哪有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去排哑炮的,想立功也不能拿命开玩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