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三婚辣媳妇(9)

作者:姜丝煮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哎,娘家有底气腰杆子就是直。

不过她不分家是对的,跟着公婆过,有个缝纫机,她自己儿子时常能吃上鸡蛋、猪肉。

但是姜美心给继子做新衣服,完全不像她道听途说来的彪悍霸道。

姜美心重生记得这件事,老大秦向东陪城里来接亲的男方宾客,因为穿了打补丁的衣服,被新郎的堂弟嘲笑了。

这种低级打脸,姜美心怎么可能让它发生。

回到家,家里几个便宜儿子正等着她做主定晚饭。

“排骨炖好了?”姜美心问道。

姜招娣把锅盖揭开,“姑,你看这个软烂可以吗?”

姜美心拿筷子一插,肉已经酥烂,农村的柴火灶炖出来的就是香,本来想吃手擀面,但十斤面粉还有别的用处,就吃挂面吧,这样香浓的排骨汤,什么面条下进去都好吃。

“面条换口锅下,捞到碗里再浇排骨汤。”

姜招娣在吃食上有天分,下好面条,一个大海碗里一块排骨、两大勺肉汤,几块炖的一咬就化的白萝卜。

老三老四互相打闹着进厨房,两个都气呼呼的找姜美心告状。

“娘,三哥推我不跟我玩。”

“小西,你干嘛要推弟弟?”姜美心问道。

亲生的还打呢,何况这两个是最近才当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今天才打起来,已经是给面子了。

老三气呼呼的,“你给他做新衣服,他还找我炫耀,我不想跟他玩。”

“那晚上给你多吃一块肉好不好?”

“好。”老三说:“但是我也想穿新衣服。”

姜美心又给他碗里加了块排骨,“今年过年,娘争取给你做一套新棉袄。”

“真的吗?”

“我尽量。”姜美心说:“棉花不好搞到,但如果有多余的,一定先给你做,这样可以吧?”

老三高兴了,捧起碗吃面条,对于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纯细粮的小孩,面条已经是美味了,何况还是用排骨炖的汤浇的。

老四自以为有了新衣服,马上和三哥和好了,还说:“那我的新衣服,等着和你的一起穿,总行了吧。”

“等娘给我做了新棉袄再说吧。”

香喷喷的排骨吃的老三不想说话,晚上还主动洗了碗,悄悄看了看姜美心的脸色,心里想,暂且听娘的话,看看年底她给不给自己做新衣裳,不做的话,他以后再也不会上当了。

姜美心要画胸衣的样式,奈何家里找不到一只笔,老三老四小学毕业,几个村子合办的初中早停课了,只有县城有初中,去县城单趟十几公里,就得住校。

住校免不了学杂费和吃喝嚼用,几乎没人把孩子送去县城念书。

姜美心家里也不例外。

这不行呀,再有两年多高考就要恢复了,老三老四的功课一天都不能拉下,姜美心心里又多了个计划,夏天结束之前,想办法把初中恢复,让孩子们上学。

老三听说娘要画画,出去一圈借了个铅笔头,姜美心在年画的背面画图样子,才动笔,苗巧真过来借碗。

姜美心留了几个家里用的,其他都装到才从婆婆那拿回来的竹篮里给她。

“我还打算让老大明早送过去呢。”

苗巧真有别的事想找姜美心帮忙,就是怕她不愿意。

姜美心嫁到老秦家没多久,齐云村就都知道她好吃懒做,自己家的事儿都不做,谈帮忙,估计难。

苗巧真先是诉苦,说:“想让闺女嫁得体面些,找了个国营饭店的厨子来帮厨,临晚上才说明儿来不了,这叫我上哪儿找人呢?”

村里的媳妇们都会做饭,好吃不好吃的区别。

姜美心倒是可以掌勺,但总要换点好处吧,她现在什么都缺,还有四个儿子、一个儿媳妇要投喂呢。

她先不说报酬的事,而是夸道:“小莹城里的对象家,这次下了半扇猪的大礼,村里嫁女儿,你家可是头一份。”

正因为小莹是高嫁,苗巧真才有压力,怕酒席办的不体面,小莹会被婆家笑话。

“我儿媳妇回家就夸你做饭香,这村里再没人比你会做饭了。”

苗巧真狠狠心,“回头猪板油,我给你割二斤。”

正是姜美心想要的,“不白要你的,我拿钱买。”

二斤猪板油,能炼不少猪油出来,猪油炒菜香,早上伴大米稀饭,再搁一点盐调味,别提多香了。

和苗巧真谈好明天的帮厨,姜美心回屋继续画图样子,电灯突然熄灭了,姜招娣点了油灯过来。

“姑,蜡烛没有了,用油灯吧。”

姜美心差点忘了,这是七十年代的农村,隔三岔五的停电,下回进城要买点蜡烛。

“姑,你画的是什么呀?”她姑从小爱画画,看到什么就能画下来,门对子都是姑自己写的,所以姜招娣不奇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