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老爹摇摇头,“那不是叫小莹为难吗,等雨停,听听墨生媳妇的主意再说。”
下雨天不上工,砖窑那边也无事可做,姜美心让老三老四买了不少豆腐,围着灶台煮雪菜豆腐锅子吃,雪菜滚豆腐,汤汁泡饭味道不要太好。
老大老二心里发愁,连着几天的雨,村里不少房屋受损,不少人去爷爷家里打听砖瓦。
要钱大家都没有,全赊出去,窑厂不盈利,最后还是关掉的事。
连下了五天雨,今天终于放晴了,一会村里肯定要找老秦家人去开会定窑厂的事。
姜美心交代老大老二说:“和你们爷爷说,不管村里人怎么吵,砖瓦如何卖,等娘回来定。”
老秦家的男人都是老实嘴笨的,姜美心和招娣说:“我们秦家人出的力气烧出来的砖瓦,和你奶、你三婶子说,抗住压力等我回来,咱们家能第一个拿到砖瓦。”
老宅也要修,但爷爷奶奶手里没钱,大家都赊账,那就看赊给谁了。
老大心里是这样想的,问:“娘,你什么时候回来?”
姜美心说:“中饭前肯定回来。”
雨刚停,地里都是泥泞,没法下地干活,村长来叫老秦家去村部开会,和秦老头说:“他叔,砖窑的砖瓦怎么卖,今天要拿个章程,开会决定吧。”
今天是要拿个章程出来,秦老头说:“我去叫我大儿媳妇,砖窑是她要开的,保证有盈利的也是她,砖瓦是我带着儿子孙子烧的,主意还得她定。”
“那行吧,墨生媳妇呢,叫上一起去村部。”
秦老头过来问秦向东,“你娘呢?”
娘知道要开会,早一步已经走了,秦向东没了主意,说:“娘去城里了,说中午之前肯定回来,回来就定砖窑厂的章程。”
第13章
姜美心记得书里说过,第一天的大风暴雨,庆安高中的危房教学楼彻底塌了,新教学楼已经在挖地基了,雨停后,姚家村砖瓦厂的库存给了本村村民修房。
工地停摆,新任县长大发雷霆,姚家村村长竟然说:“大学都停了,高中读了又不能考,停几个月不要紧。”
县长问庆安县其他两个大窑厂,谁能按时保证新教学楼工期所需要的红砖和瓦片。
没有一个村干部敢打保证,最后县长还是从隔壁县的砖窑厂定了砖瓦回来。
齐云村的砖窑现成的一万块红砖,这是个机会,姜美心要赶到新教学楼工地,推销齐云村砖窑的砖瓦。
书里说,庆安县的干部班子,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干部,路过县委大院,姜美心驻足看了一会,县委大院的办公楼很破,看来书里说的没错。
只要干部是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她的砖瓦就能推销出去。
还没走两步,她被骑自行车的清瘦男人撞了,两人都是走了神。
赵福农撞到个女同志,忙停好自行车去扶。
“同志,你怎么样?”
姜美心自己站起来,忙摆手,“没事没事,怪我自己没看路,和你无关。”
“你来县委大院外头,是找人还是诉冤?”赵县长笑问道。
之前没少碰到这样偷着来上访的群众。
姜美心笑道:“都不是,我就是想来看看县委大院。”
县长回头看看三层没什么特色的办公大楼,好奇问道:“这几间破房子有什么好看的?”
姜美心说道:“以前在书里看到过一篇文章,说一个地方的干部有没有作为,就看当地的政府办公楼,越破旧,说明当地的干部越为老百姓着想。”
“这有什么因果关系吗?”
“您想呀,政府的楼越破旧,说明财政都用到老百姓身上去了,咱们庆安县的办公楼,十几年都没有修葺粉刷过,一届又一届的领导班子,都是干实事的干部,是好干部。”
县长笑了,也有几分理,“你那文章是从哪本书里看的?”
“不记得了。”姜美心急着去庆安高中,告辞道:“您忙,我还得回家给孩子做饭呢。”
庆安高中新校址上,左右并排纵向一共六栋单层瓦房地基,已经打好了。
暴雨前,工地上的建材用的差不多,今天沙子、水泥、石灰都答应按期运来,只有姚家村的窑厂交不出砖瓦。
姜美心在人群后面等了一个多小时,看到县干部来了,其中被簇拥新上任的县长,姜美心看着眼熟,是县委大院门口,骑自行车撞了她的男人。
她心里对今天的推销又多了几分把握。
高中旧的教学楼已经在大暴雨里塌了,县长更关心新教学楼的进度。
“沙子水泥今天就能到,工人等着开工,你姚家村的窑厂跟我说没砖了,那我倒是问问,两万块砖,大雨前就烧好了,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