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政策松允许个体经济,韩心欣想做个体户,问姜美心的意见。
“美心姐,你说我做什么好呢?”
姜美心道:“你想赚快钱的话,就贩服装去省城卖,等到政策再好一点,再大刀阔斧的干。”
韩心欣连连点头,“美心姐,我听你的。”
参加完婚礼,姜美心带着老三老四回省城的新家,看到装修得舒适美观的家,两兄弟开心得不得了。
“娘,我们以后就都住这里了对吧?”
“对呀,要不娘花这么多心思,装了半年呢。”
向南放假回来了,今天向东和招娣带着幸运也回来了,家里很热闹。
大哥大嫂不在新家常住,让老三颇为不安,“娘,那我以后要是结婚了,是不是也得从家里搬出去。”
姜美心给他肯定的答案,“是呀,你都结婚了,还想赖着娘?”
老三说:“我不想离开娘,那我不结婚了。”
姜美心笑,“好,你小子记好今天的话,以后遇到喜欢的女孩子,你自己就要连滚带爬从家里滚蛋了。”
“才不会。”老三自信道。
姜美心担心招娣的心态,做饭的时候问她,“招娣,我没带你住,你心里会有想法吗?”
招娣连忙说:“姑,因为你的坚持,我开阔了眼见,姑,我以后也会像你一样,在生活里给自己留一块位置。”
招娣是真的成长了,姜美心放心,“现在经济放开,放假你和向东别闲着,想点办法摆摊挣钱,补贴生活费。”
招娣和向东商议后,和韩心欣去了一趟深市,进了一批服装回省城,一来一回加上摆摊,不到五天的时间,五百块的货,卖了一千块钱,扣掉来回路费,挣了三百多。
两人都傻眼了,跑到姜美心这儿,激动的不行。
向东说:“娘,这钱也太好挣了。”
招娣同样激动,“姑,款式都是我选的,没想到我选的衣服大家都喜欢。”
姜美心淡定的很,“个体经济现在是摸着石头过河,你们悄悄的,闷声发大财别声张。”
韩心欣本钱投的多,这一趟挣得比向东和招娣多一倍,同样激动,如果不是美心姐给他们指路,谁能想到做倒爷把南边的紧俏货,运回省城就能翻倍。
她挣钱正是激动期,问道:“美心姐,我知道你在厂里面位置重要,但个体经济太挣钱了,你不下来和我们一起挣钱吗?”
姜美心笑道:“这才刚开始,挣钱的机会有的是,我暂时放不下厂里,不过你们放心,我有规划的,你们先练摊子挣第一桶金吧。”
一个暑假,招娣和向东跟着韩心欣跑了五六趟深市,赚了小两千块,除了姜美心,他们谁都没说。
暑假结束,几个孩子回到学校,时间过得真快,老三老四来省城过了第三个暑假,已经高三了,两人的成绩都还可以,尤其是老三,年级名列前茅,老四比他努力多了,但是成绩追不上他。
姜美心发现老四更喜欢表演,去年给他报了兴趣班,还带他去京市的电影学校,回来老四说要艺考,老三想让老四和他一起考科技大学,姜美心劝说,人各有志,不要勉强,老三才作罢。
“那以后我们兄弟不能一个学校,有人欺负他,我也不能帮了。”
姜美心道:“他总要长大自己管自己的呀,你也要学着放手。”
“好吧,不过京市的大学也有我喜欢的专业。”
姜美心:……“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老家责任制已经有一年多了,老家那边的厂子要改制,叫姜美心回去一起商量。
时代的发展总是要进步的,农村包干到户,都在为小家奋斗,大锅饭就弄不好了。
姜美心回到村里,村长说要把瓜子厂承包出去。
秦许生一直管着瓜子厂的生产,想承包又想单干,“大嫂,县城不少卖炒货的,单干也能挣钱。”
姜美心道:“你不要小瞧村里的瓜子厂,品牌和销售渠道都是成熟的,单干又要从头再来,不如先承包,一步步来。”
秦老头道:“听你大嫂的,承包谈好,一年交给村里多少钱,剩下就都是自己的了,你重新搞厂担风险、成本大,不如先承包。”
商议后,秦许生和苗巧真家的聂家文两个一起承包,一个管生产,一个管业务。
谢春梅急的不行,问秦海生,“你干嘛不和二哥一起去承包瓜子厂?”
秦海生道:“现在天不一样了,都是各自为各自,亲兄弟最好别一起做事,伤感情,我打算自己下海当个体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