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盆面糊水还要静置一会儿,然后把澄出来的清水倒掉一些,就可以开始蒸凉皮了。
大哥帮忙烧水,叶青云把洗净擦干的锣锣里面先刷上一层油,把面糊水搅拌均匀,舀了一勺放进去,晃匀,放在锅内的开水上面,盖上锅盖大火蒸。
也没有钟表计时,他估摸着有一两分钟了,掀开锅盖一看,凉皮已经熟了,平整透亮地贴着铜盘,赶快把另一盘也倒上面糊水,把熟了的换出来,放入凉水盆中,边上用铲子轻轻一刮,一张完整的皮子就揭了下来。
成功了,看着晶莹剔透薄薄的一张凉皮,叶青云长出了一口气。
他今天只是试做,没有和多少面,不一会儿便蒸完了。
切成条后放在盆里,辣油准备好,黄瓜切成丝,蒸好的面筋、花生碎、酱醋、芝麻酱、蒜汁、焯熟的绿豆芽拌在一起,熟悉的味道窜入鼻中,叶青云笑了起来。
分到几个碗中,摆上桌,老太太看着稀奇,最先拿了筷子,呵呵笑道:“云哥儿又整新花样了,阿嬷来尝尝看。”
奇异的香气勾得人食指大动,几人也不用招呼,纷纷伸了筷子。
第一口便觉鲜香爽滑,面筋和凉皮筋道弹牙,黄瓜豆芽鲜嫩,香脆的花生碎,浓香的芝麻酱,再加上叶青云的拿手辣油,这味道无法形容,只勾得人埋头苦吃,连水都顾不上喝。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已盘干碗净,叶青云把粥推了过去,笑道:“阿嬷,您慢点,喝口米粥。”
而后问他们几个,“怎么样?这个能好卖吗?”
叶青山点点头:“我觉着行,好吃,就是这么多调料带着不麻烦么,要卖多少钱一碗才有的赚?”
成本叶青云早算过了,“看着样数多,但很多都是自家种的东西,比起肉便宜多了,再说了天热,这个比较耐放,如果好卖的话应该比生煎包赚钱。”
几人都无意见,全票赞成,决定明天就开卖。
第二天,饶是叶青云天不亮就起床,蒸完一盆面时,太阳也已升得老高了。
算了,反正这个也不适合早上空腹吃,就舍弃掉早点的生意吧,留着白天卖,以后也不用这么辛苦早起。
到了地方,有老顾客过来打招呼:“叶老板今天怎么这么晚,是家里有什么事吗?”
哪里就老板了?叶青云笑着摆摆手道:“不是,今天做了点别的吃食,耽误了时间。”
那顾客过来一看,“哟,这是啥,米皮吗?给我一碗尝尝。”
“算是面皮吧,也叫凉皮,王大哥吃不吃辛辣的?”
得到肯定回答后,叶青云给他拌了一碗。
那顾客只浅尝了一口,便被惊艳到了,低下头,一口气吃得干干净净,大呼过瘾。
边上好奇的人也陆陆续续过来尝试,叶青云忙了起来,让萧鸿帮忙切,他只负责拌。
日头渐高,街道上开始热起来,他的凉皮也越发受欢迎,午时刚过就卖完了,甚至还没来得及送一份给林老板尝尝。
这时又有客人来了,叫道:“老板,你那个凉皮来一份。”
叶青转头回道:“卖完啦,明儿个请早……”
忽然愣了一瞬,“牧哥儿!”
“嘻嘻!”
作者有话说:
前年自己学着做过几次,特别麻烦,耗时间,几个小时就做了两碗出来,但确实比卖的工业凉皮好吃
第27章 永溪镇
◎你当初,是如何帮我吹气的?◎
叶青云从刚开始摆摊那会儿就没见着刘子牧,听说是被他爹带去平康了。
他爹刘禧在韩王府做外厨,收入颇丰,唯一头疼的事,就是家中的哥儿有些娇气任性,说话直白不过脑子,用别人的话来说就是少根弦儿。
年纪到了也不愿找婆家,天天去找叶家那个小傻子玩,但最近那个哥儿出了事,被村人传得有些不堪。
看着牧哥儿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去找他,刘母说不担心是假的,本来自家哥儿脑子就不好,万一哪天也去效仿云哥儿从外头找一个不知根底的男人回来,那可咋办?
正好刘禧放了旬假,索性让他把牧哥儿带去平康,给他找点事情做收收心。
刘母已知晓云哥儿恢复了神智,怕他多想,还专门找他细细解释了一番。
叶青云倒无甚在意,人往高处走,不管是找婆家还是找事做,平康的机会总归比在乡下多。
但牧哥儿不想做伺候人的活,本来在乡下玩得好好的,爹娘非要赶鸭子上架。刘禧也感觉韩王府规矩多,这样不会说话的哥儿若去了,说不定天天都要挨罚。
后来托熟人在绸缎庄找了个活,做伙计,顺便跟着老账房学做账,前半年只管吃住,没有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