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却是大摇其首,道:“俗人,俗人……”不理会江雨欣,望着老板娘问道:“这茶叶你这里存货可还充裕?可否卖得我一罐?”
老板娘点了点头,道:“难得客官喜爱,小店存货不多,不过匀给客官一罐还是可以的。”说着时,老板娘转身入内,片刻后拿出来一个巴掌大小的瓷罐,送到风流桌前,风流称谢接了过来,又问道:“这茶可有名字?”
老板娘笑着道:“这茶的官名,侬也不知道,平常都唤做‘吓煞人香’。”
风流倒是愣了一愣,随即哑然失笑道:“俗名,俗名……不过倒也贴切,这茶确实香的吓人。”说着翻开罐子,只见绿茶颗颗饱满,蜷曲如田螺,倒也精致圆润,只是这名字委实太过俗气。
老板娘摇摇头,道:“客官莫道茶名字俗气,那是只有咱们这苏州盛产这种茶,没有官家起个雅致的名称罢了,这茶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风流听到这茶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便来了兴致,拉了一把椅子,要那老板娘坐下,给大伙儿说上一说。老板娘见左右也无茶客,手头倒也不忙,便坐了下来,娓娓讲来。
话说这苏州城西南有两座山,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两山隔水相望。有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叫做碧螺,住在西洞庭山上,每日唱着动听的歌声,在湖边结网打鱼。东洞庭山有个少年叫阿祥,每日打鱼都经过西洞庭山,听到碧螺姑娘动听的歌声,不知不觉爱上了她。
后来太湖里出现了一条恶龙,不仅要湖边的村民供奉香火,还要每年都供奉一对童男女,并且要碧螺嫁给它做妻子,否则就要掀起巨浪打翻渔船,刮起大风吹倒房屋。
勇敢的阿祥奋不顾身的与恶龙相斗,大战了七天七夜,最终搏杀了恶龙,但他也受了伤,流血过多而昏迷倒地。闻讯赶来的乡民们把阿祥救了回来,碧螺姑娘感激阿祥为救乡亲们的英勇和牺牲,便尽心尽力的照顾阿祥,可是阿祥身子还是一天天的衰弱下去。
碧螺姑娘每天都外出寻找草药,有那么一天,她发现了在阿祥与恶龙战斗过的地方,生长着一棵小茶树,茶树边暗红色的土壤,那一定是阿祥与恶龙搏斗时流下的血所滋养过的土地。碧螺姑娘悉心的照料着这棵茶树,当茶树长出来嫩叶的时候,碧螺姑娘以口衔下嫩芽,将嫩芽揉搓烘干,泡在水里给阿祥喝。
第181章 冤家路窄
本来气息奄奄,水米难进的阿祥,闻着清香馥郁的茶叶香气,竟然精神大振,喝了茶水之后,元气开始慢慢恢复,不多久就能恢复行动了。碧螺姑娘十分高兴,便把茶树的叶子采了下来,用纸包了起来,在胸口用身体的热气暖干,然后将茶叶泡给阿祥喝,阿祥也一点点痊愈,恢复如初。
可是阿祥虽然恢复好了,碧螺姑娘的身体却一天天憔悴起来。她的元气都凝聚在茶叶上,茶叶被喝完的时候,碧螺姑娘的元气已是消耗殆尽了。当姑娘死了之后,阿祥悲痛欲绝,将她葬在了洞庭山上。
碧螺姑娘走了,只留下阿祥一人。相爱的人,最终却阴阳两隔,情窦初开,却已夭亡,情殇,最伤。
听完老板娘这凄美的故事,几位姑娘都是默默不语,风流也是叹了口气,道:“真是令人惋惜的故事。”见江雨欣等心有不快,想必也在为阿祥和碧螺姑娘而难过,便又嘿嘿一笑,道:“我说这茶叶怎地这般香甜,原来是姑娘以口唇衔来,以胸口焐干,以玉手揉搓,果然是香得很呐。”
雪依听了脸上不禁微微一红,江雨欣却是瞪了风流一眼,把他茶盏夺了过来,道:“这茶有毒,不能喝了,当心喝死了你。”风流无奈的摆了摆手,好在他也喝了好几盏,已然尽兴。
众人又歇息片刻,用罢了茶点,看时辰也该上路了,可是风流知道,他们走不掉了。
因为茶棚外来了五个人,不多不少,正好五个人。其中四个风流都见过,另一个虽然没见过,但也猜得出来——而这五个人,蓝沙沙都见过。
风流认得的那四个是淮南双英,白衣教浴火堂主焦焱,丐帮年轻长老李正刚,蓝沙沙认得那个是丐帮另一长老,葛九才,她前些日在真水堂隐秘据点山洞里见到这葛九才与真水道人相谈甚欢。
真水道人是没在这边了,不知道死了没,但至少是短期内来不了了。
但这五个人已足够难缠的了。
五个人来了茶棚,老板娘见来了客人,便上前招呼着坐下。焦焱道:“几位朋友请坐,要喝点什么随便点。”
丐帮行走江湖,身上必不富裕,加上白衣教有求于丐帮,是以这顿茶点自然由焦焱请了,丐帮四人也不客气,五个人点了三壶茶水,要了几份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