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都记得(72)

犯懒的念头瞬间一空,姜织翻了翻上面的聊天记录,发现自己昨晚临睡前,距离收到这条消息的三个小时前,自己发给对方的:

“老爸,我妈是不是要组成新家庭了,我看到他和一个叔叔走得很近。”

姜织很克制地没用“抱在一起了”来描述,心存侥幸那也有可能是好友间的礼仪方式。

但夜晚放大人的情绪,焦虑战胜了理性,她又问:“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

谁能想到姜国山没立刻回不是没有看到,而是直接开车来了南京。

姜织去阳台和爸爸打了个电话,半小时后,收拾好行李坐在姜国山的越野车副驾上,捧着个糯叽叽的米糕解决早餐。

车子开过收费站,上了高速,朝着宿营的方向开,距离南京越来越远。

“昨晚你妈和你聊什么了?”

姜织把吃的咽了才说:“就问了我的学习情况,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她细数着,顿了下,才说,“我没问那个叔叔是谁,我妈有告诉你吗?”

姜国山目视前方,专注开车,在姜织以为自己等不到答案时,他说:“是你妈妈以前的同学,现在和她在一个地方工作。”

姜织哦了声,没问妈妈是因为这个才要调来南京的吗,感觉这个猜测问出来太伤人。她看着剩下的大半块米糕,不知道是刚起来,又或者是坐车的关系,没太有什么胃口,已经吃不下了。

她将袋子扯起来,慢吞吞系好。

想到昨晚发给姜国山的第二条消息,问:“爸爸你当初为什么不要我的抚养权?”

姜国山:“十八岁的大姑娘了,已经不需要监护人了。”沉默了会,他才说,“因为这世上没有人比妈妈更爱你。”

“爸爸也没有吗?”

“没有。”姜国山斩钉截铁,对此有很清晰的认知,他属于烟嗓,低沉磁性,此刻格外温柔,“不是爸爸不爱你,而是因为妈妈太爱你了。”

姜织偏头看他。

姜国山眼底映着路况,笔直宽阔的高速路,行道树,蓝天,日光,他透过这些,好像看到了很久远的岁月。

十九年前,还是背包客的姜国山在西北遇到了去做项目的冯敏,一见钟情。

只短短相处十天,十天后,姜国山去往下一个城市,看更美的风景,结交更有才华的朋友。而冯敏返校写项目论文、准备出国留学的材料,准备为自己热爱的天文事业扎根、生芽,奉献余生。

但半个月后,冯敏发现自己怀孕了,这种小概率事件竟然出现了她头上。

更小概率的是,她拿到检测报告的第二天,在纠结自己该何去何从时,又遇见了姜国山。

本来出现在青海、四川、云南、西藏或者哪哪都有可能,总之不可能在南京的姜国山给了她一个很干净真诚的笑容,为这场重逢。

冯敏没有笑,眼神里一闪而过的是惊慌,这让在分开后的每一天都控制不住想要见她、在得知在她上学的城市有个自己可去可不去的活动时,几乎没犹豫便更改行程空降到这里的姜国山,终于冷静了,清醒了。

惊喜变成了惊吓,他以为自己搞砸了。

这份冷静持续到他得知冯敏怀孕。

后来姜国山常常在想,当时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开心,紧张,感恩,又或者害怕?说不清。

要问他后悔过吗?后悔过,在看到冯敏结婚多年参加完同学聚会回来捧着自己搁置的留学材料和专业论文时他后悔过。

他和冯敏闪婚时,做过陪她出国的打算,但那年他母亲病重,非但没办法远行,夫妻俩还得定居在宿营。

什么背包客自由放荡无处安放的生活态度,什么为天文事业肝脑涂地的人生理想,都败给了柴米油盐、生活琐碎、家长里短。

生下姜织后,冯敏准备再次递交了留学材料,可姜织从小体弱爱哭,只有妈妈抱才能哄好,想了很多种法子都解决不了。冯敏狠不下心,所以留学计划再次搁置。

一年又一年,一次次被搁置。

后来,冯敏便不提了,忙女儿的教育、忙柴米油盐、还要早九晚五地在研究所工作。

…………

上午的道路比凌晨那会儿要拥挤,开进宿营的界线,窗外的街景渐渐变得熟悉。

姜织坐久了腰有些不舒服,从后座拿了个护腰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垫着靠住。

姜国山这时说:“你妈妈从小对你都很严格,是因为不想你留遗憾,包括看到你受伤也愿意支持你跳舞一样,是怕你日后会为放弃后悔。”

一向对妻子的教育方式不提意见的姜国山,却坚持不许姜织跳舞,实则是狠心地替矛盾挣扎的妻子做的决定。

毕竟姜织那么热爱跳舞,放弃意味着丢掉了信仰与心中的灯塔。冯敏自己为婚姻放弃过事业,为此在此去经年柴米油盐的琐碎中,也曾后悔过。她极端地不想姜织留遗憾,强硬不让女儿放弃,但也会心疼后怕地在夜里偷偷抹眼泪。

上一篇:念念难忘下一篇:恋上酥心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