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彪悍小媳妇+番外(237)

拿了书,几十年没看过字的迟父有些艰难,却还是认真的做着。

煤厂真的干起来,那惠利的就是全村人,这可是个大好事。

在相互道了平安后,惊蛰在迟家的第一个年,悄然来临。

临过年的前几天,煤场学着城里边也发了福利,顺便将忙活这两三个月的钱全结了。

该发工资的发工资,该分红的分红。

基本上煤场的每个人都赚满了腰包,曾经没出钱的人都有点后悔,就是给个几毛几块的,现在都翻倍分了。

只可惜如今煤场不要人,说要等到过完年之后,再好好规划。

拿到钱的那一天,迟父攥着票,就去供销社肉铺上去排队,等了半天带了两条白花花的五花肉回来。

扯了新布,直说没人一身新衣裳,也不让迟母慢慢做,直接拿着布到裁缝店,做了一家子的。

又抱着瓜子花生果子糖,一年到头难得能见到的好东西,孩子几个都乐开了花。

腊月二十三辞灶,一大早起来,把旧灶王爷画像烧掉,就是过小年。

正经迎来小年后,迟母将小寒塞给迟父,正经带着一家子大大小小从里到外的搞起大扫除。

桌子案台,房梁床底全部都是需要打扫。

等收拾完,红纸剪窗花,费钱买了米面开始炸果子,馓子,每天忙忙碌碌的,全部都在为大年三十做准备。

腊月三十这天, 迟父早早将孩子们全都叫起来,换上新衣服像模像样的将族谱挂上,供桌上,灶台上,院子四角全部都上香,领着一家子拜了祖宗。

拜完祖宗后,天才蒙蒙亮,一家子简单的吃过早饭,就正式开始贴对联。

村里会一手好毛笔字的人不多,王婶子七十岁的公公就是唯一会的那个。

第173章 :一路顺风

每年邻近要过年时,村里总是有许多人拿着裁好的红纸去王婶子家请对联。

老爷子开心,大笔一挥潇潇洒洒。

原本迟父今年也要去请的,往年她迟家都是跟村里人一样,可今年惊蛰忽然书性大发,买红纸的时候,专门买了点便宜的笔墨。

曾经吃饭的桌子被擦得干干净净,上头放着裁好的红纸。

迟父抱着小女儿站在一边:“往年让你写你都不乐意,今年怎么起了性子?”

惊蛰只顾着笑,她自己也不知道,或许,这是她在的第一个年,意义不一样?

心里想着,悬腕下笔。

她曾经是个火爆性子,家里骄纵惯了,没人能压住她,这种情况其实不适合修行,也不知道师傅为什么会坚持收她。

总归那两年为了让她静心,师傅着实废了不少劲。

练字就是其中一项。

长年累月,虽说字比不上大家,也多少有了自己的风骨。

横撇竖捺,村里最常见的对联。

迎喜迎春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平安,吉祥如意。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五福临门。

简单的字面上给予所有人对未来的期望。

惊蛰收了笔,自我感觉还挺满意,迟父有一定的欣赏水准:“行呀,这些年没见你拿笔,正经写起来倒是还不错。”

“那是。”惊蛰挥手:“立秋,来,把写好的拿过去,立冬,上新纸。”

小的几个被惊蛰使唤的团团转,迟父看到笑着也不说话。

厨屋里,立春将刚煮的面糊拿过来:“写好了吗?写好我可贴了!”

立秋举着比他长的对联:“哥!这这这。”

“这是哪的?”

惊蛰扫一眼:“院门的,这个是正屋门上的。”

边说,手上还不忘动作完成下一幅。

可惜大冬天穿的有点厚,惊蛰一手扶着袖子,整个人看起来笨重笨重的。

桌子边,迟母正教小雪解之前剪好的窗花,一样用面糊贴在窗户上。

一个个简单的年年有余、福字被贴好,等到全部的东西都收拾完,上午已经要结束。

中午饭迟母做的很简单,一家子对付过去,然后便早早的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将迟父从县城抢来的肉剁馅调好味,迟母才小心的舀着细面粉开始做饺子皮。

为了过年,惊蛰又拎了袋富强面粉,专门为过年准备的。

迟母和面,一个人忙活不过来,才叫来惊蛰帮忙擀皮,她来包。

饺子要包两种,一种是明天一天要吃的分量,大年初一,不能动针动刀,所以吃的都得今天准备好。

还有一种,是晚上要吃的。

图个吉利,馅里面把洗干净的一分钱包进去,谁吃到就代表是新一年最有福气的人。

除去饺子,迟母还专门炸了碗头。

掌心大小的五花肉煮熟后,将肉皮扎出孔,过油炸得金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