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空下来,迟母为此硬是提前十几天早早出了月子,在家里给他们做起饭来。
村里全部人都开始起早贪黑的忙活起来。
开始收粮食起,惊蛰才真正明白立春曾经说过一亩地没多少粮食这句话的意思。
豆秸上挂着一连串的干豆荚,一看就能看出来没几个圆的,全都干瘪的像是没吃到营养一样。
又是一天在地里度过的日子,迟母拎着篮子,里头装着一家人的饭和水。
孩子还太小,在家里床上绑着呢,防止滚掉下来。
迟母看着今年少了个人,还快不少的速度,脸上笑容都多了几分。
“这样下去,再有明天一天就能割完,到时候只等排队用扬场,把豆子捡干净装起来交公粮了。”
惊蛰记忆中,每年粮食收完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交公粮。
从大处讲,是爱国,没有人会因为交公粮而有情绪,一心认为交公粮天经地义。
从小处讲,隔壁邻舍看着你,要是有谁家没交公粮,或者没能完成生产队定下的任务,就会有人念叨你。
就说怎么会有这种人,国家公粮都不交,到时候生产队管着,没完成任务,原本该发下来的布票、肉票什么的全部都会扣下来。
被人知道了有够丢人的。
干活的几个都在地头歇下了。
惊蛰拿着陶瓷缸倒了水递给父亲,掀开篮子,里头是窝窝头跟咸菜。
田地里面吃饭,要的是简单方便。
窝窝头就着咸菜,噎住了就端着陶瓷缸喝两口水。
水泡着窝窝头涨一肚子,是最管饱的。
迟母放下东西,担心家里小的,直接就回去了。
迟父扫了眼田地间剩下还没割的,跟迟母计算的差不多。
第136章 :打赌种地
“惊蛰,一会你去扬场那看看,明天有没有人用,要是没人,明天我继续割剩下的,你跟立春去扬场先把割掉的打了,省的到最后跟别人一起挤扬场。”
交公粮首先要晒干,然后扬尽,捡干净。
打粮需要场地,如今村里大多地面都是土地,容易起灰,只有扬场那块,当初是专门拉了石灰、碎石和沙子拌合后那石磙压的三合土地,最方便。
每年到收粮食后,家家户户排着队在抢位置。
实在等不到的才只能在家里院子土地上打豆子,灰多不说,最底下一层老喜欢嵌地面上,抠都要半天。
迟父想着他们家今年进度快,现在去打豆子肯定没多少人。
惊蛰点头,捏着窝窝头去扬场,被压平整的三合土地上,只有一边角落站着两三个人在打豆子。
回来跟迟父一说,即便是猜到他们速度快,扬场上没几个人,单只有一家在打还是让他诧异。
惊蛰也问了:“好像说之前男的结扎,女的安环,那些人还没休息好,现在干活速度慢,都还没能割一半。”
倒是女人结扎的那些,因为当时伤口太吓人,老老实实在家休息了好几天,现在啥事没有,比安环的那些利索多了。
谁能想到,当初安环的笑话结扎的。
这才几天的功夫,就变成结扎的笑话安环的。
安环的那些女人心里也偷偷把计生院的人给骂了。
谁能想到当时没事,这时间越长,腰酸背疼的难受,小肚子坠坠的。
这身上一难受,手上干活的速度也慢下来,自家男人不说心疼,还要被念叨。
村里大多女人都开始羡慕,那些家里是男人结扎的。
至于男人,比女人好些,但是没养好多少受到影响。
立春坐在一边念叨:“爸,现在知道休息好了多重要。”
迟父也想到当初俩孩子按着要让他在床上休息,认真的点点头。
“嗯嗯嗯,知道了知道了!既然没人用扬场,那明天你俩就去扬场打豆子。”
……
快速吃完饭,惊蛰顶着草帽遮住一部分太阳,汗流浃背的弯腰一茬一茬割着豆子。
迟父则站在一边掰着玉米,清理一个,就把玉米秸踩断,一排排干起来,速度快到不行。
玉米收了,玉米秸也不着急收,只管放在地里晒着,什么时候晒干了,再捆起来跟其他的柴火放一起,这些跟豆秸就是接下里大半年做饭的主要燃料。
隔天一大早,惊蛰再去扬场确定有大片的位置没人用,直接将以前在家里院子里晒的玉米拖到了扬场晒。
她跟立春就在边上敲打着豆秸。
成熟的豆荚早早就在地里被晒干,这会用力一敲,便一炸两瓣,豆子从里面蹦出来,落在地面。
时不时拿叉子挑起豆秸翻几个面,继续打。
来回这么做几次, 看着豆秸被打扁,一把把的朝自家柴火垛上堆,只剩下满地成色不一的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