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欢送大寨子女上大学。
边上站着几个人,手拿着红旗挥舞着。
横幅是前两年开大学时,村里送走第一个工农兵大学留下来的,颜色已经有些旧了。
可立夏瞧见还是觉得鼻子发酸。
大队长跟二队长站在前头,一人握着一只手,神色感慨。
“村里家里都不用担心,好好学习!”
迟父迟母站在一边,眼眶红红的,他们俩从来都没要求过孩子要有大出息,只希望平平安安的度过一生。
如今立夏成了家里第一个远走离家的人,他们心里怎么都不放心。
立夏也感受到了父母的情绪,硬挤出一个笑容:“爸,妈,就两年,过的很快的!”
“你在外头照顾好自己,要是没有粮票可千万要说,家里想办法给你换。”
立夏带走的,是迟父专门换的全国通用粮票,村里发的那种,拿到京城根本没有用。
“我知道。”立夏依依不舍。
迟母拉着他不断担心,迟父也难得碎碎念。
边上大队长瞧着:“行了行了,立春跟着去送送,可别耽误了上火车的时间,这还有人呢。”
村里来的文物部有人正好要回京汇报交接,立夏不至于一个人摸黑似的过去。
大队长发话了,迟父迟母不舍也只能放手。
“立春,你去送到车站……”
迟母一回头,刚刚还站着的立春人不知道去哪里了。
惊蛰这才开口:“我去送吧。”
在知道立夏要去京城上学后,惊蛰就有意跟文物部的人打好关系,如今总算是能安心些。
谁去送都没关系,在众人的注视下,一行要离开的人坐上车跟乡亲们告别了。
惊蛰一路将人送到了县城火车站,距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
文物部归京的人在一边等着。
惊蛰将母亲专门贴的油饼用油纸包着塞进立夏手里:“路上要耽搁好几天才能到,记得不懂的就问他们,我提前已经打好招呼,千万别觉得不好意思。”
第111章 :路遇打劫
县城火车站的人不少,来来往往,都是穿梭在各地的卖货郎。
塞饼的时候,惊蛰特意将用纸包住的一百块零钱一起塞进他手里。
“你自己在外面,千万别委屈自己,我现在能赚钱,要是缺了,只管说。”
立夏余光认出了是钱,抬手就要还回去:“昨天咱爸妈给了……”
“城里不比村里,外面处处都要用钱,你拿着我才能安心。”惊蛰难得在立夏面前表现的特别强硬。
立夏知道惊蛰在小寨挣了不少分,也没看清给了多少钱,点点头没再硬推辞。
离家的时候爸妈已经给了五十块钱,算得上家里大半的积蓄。
这笔巨资攥在手里,立夏心上的负担更重了几分。
“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
“不用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就算是学不好,回家咱们种地还是一把好手。”
立夏这才算是笑出来:“哪有你这样的,人家都盼着好呢。”
一直以来压抑的气氛,总算是因为这句话而消散。
立夏整个人轻松不少,想着这一去就是两年,攥紧手中母亲贴的油饼,悄悄在心里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
惊蛰见他放松,这才笑着带人跟文物部要离去的那几个会和。
领头的叫谷坚。
“谷同志,路上就麻烦你多照顾了。”
“客气了,你也别不放心,托你在村里照顾这么久,我肯定亲自把人给你送到京大去。”
惊蛰见他这么说,心里才松下一口气。
其实她还藏着私心,文物部到底都是有身份的人。
能由谷坚领着在学校里转一圈,至少能避掉不少的麻烦,让立夏更安稳点。
说她耍心机也好,故意算计也罢,到底是立夏一个人出去她不放心。
月台工作人员开始广播,火车即将启程。
再不舍,惊蛰还是目送立夏他们离家朝京城去。
挥舞着手臂,眼看着火车一节节的从眼前消失,直到看不见,惊蛰才轻叹一口气。
都多少年没感受过离别的氛围了。
还真是让人难过。
火车消失,惊蛰转身离去,从月台经过等候室,总感觉背后有人跟着她。
心里起了疑惑,惊蛰打算朝街道上人多的地方走。
或许是察觉到她要离去的方向,在火车站门口人少的地方,突然窜出来两个人堵在她的面前。
是两个干瘦的男人,浑身破破烂烂的,手攥着一把小刀避开外人的视线,恰到好处的露在惊蛰眼皮子底下,让她能看见。
惊蛰视线扫过这两人,确定不认识。
“打劫?”
个高的男人盯着油腻打结的头发,胳膊微微颤抖的朝前伸:“把钱都拿出来,我们刚刚在月台都看见了!”